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日书怀

标题包含
冬日书怀
闲庭黄叶满,园树尽玲珑。 寒水终朝碧,霜天向晚红。 蔬餐如野寺,茅舍近溪翁。 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庭中的黄叶铺满地面,园中的树木都显得十分精致可爱。寒冷的溪水终日保持清澈,秋天的天空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片红色。简单的蔬菜大餐就像是在荒凉的寺庙中进食一样,简陋的小屋靠近溪边的老人。这并不是为了区分喧闹与寂静,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趣味原本就各不相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闲庭:庭院的闲暇之处,这里指宁静的院子。 2. 黄叶满:落叶满地,描绘冬日的景象。 3. 园树:院子里的树木。 4. 玲珑:指树木形状奇特,形象生动。 5. 寒水:寒冷的河水。 6. 终朝:整个早晨。 7. 碧:绿色。 8. 霜天:下霜的天空,描绘冬天的景色。 9. 向晚:傍晚时分。 10. 红:红色,描述晚霞的景象。 11. 蔬餐:素食为主的饮食。 12. 野寺:山野间的寺庙。 13. 茅舍:茅草屋。 14. 溪翁:住在溪边的老人。 15. 分:分辨,区别。 16. 嚣寂:喧闹与宁静。 17. 由来:原因。 18. 趣:情趣,乐趣。
去完善
赏析
《冬日书怀》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美丽。首联“闲庭黄叶满,园树尽玲珑”描绘了庭院中的黄叶和园中的树木,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颔联“寒水终朝碧,霜天向晚红”则通过描写寒水和霜天的颜色,进一步展示了冬天的氛围。颈联“蔬餐如野寺,茅舍近溪翁”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尾联的“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形成呼应,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冬天,但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全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日书怀》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至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废弛,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徐玑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家境贫寒,一生仕途多舛。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在政治斗争中,他也曾受到排挤,备受打击。然而,他在艰苦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人生充满热爱。 《冬日书怀》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徐玑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状况和人生态度。诗中以“雪后”、“寒鸦”等意象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坚定地相信,春天终将到来,生活也会充满希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