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建剑道中

标题包含
建剑道中
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湾清。 行人只在清湾里,尽日松声杂水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岭重叠,云雾弥漫,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层。一条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游客们都沿着这条清澈的小溪行走,一整天都能听到松树的声音和溪水声交织在一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建剑:今福建省南平市一带。 2. 云麓:云雾缭绕的山麓。 3. 烟峦:烟雾环绕的山峰。 4. 知几层:表示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层。 5. 一湾溪转一湾清:一条溪流曲折流淌,清澈见底。 6. 行人:此处指游客或过路人。 7. 清湾:清澈的水湾。 8. 尽日:整日,整天。 9. 松声:风吹松树的声音。 10. 杂水声:夹杂在水声中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建剑道中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沿途的山水风光。首句“云麓烟峦知几层”,以云麓烟峦为切入点,表现了山脉的壮丽景象;第二句“一湾溪转一湾清”,则描绘了溪水清澈、曲折蜿蜒的情景,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行人只在清湾里,尽日松声杂水声”,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表达了行人在此美景中沉浸的心情。其中,“行人只在清湾里”一句,将人和景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尽日松声杂水声”则表达了山中松涛阵阵与流水潺潺交织的声音,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也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剑道中》是宋代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是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存在一些内部矛盾和外部挑战。在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诗人徐玑正身处江湖之远,远离政治中心。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端夫,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曾任南康都督府推官。据史籍记载,徐玑博学多才,善于写诗,他的诗清新脱俗,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在徐玑生活的时代,北宋年间,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封建官僚体制的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远离朝廷,隐逸山林,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因此,《建剑道中》这首诗歌很可能是徐玑在旅途中,有感于民间疾苦,借描述道路险阻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