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时鱼

标题包含
时鱼
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 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 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 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风和晴朗的夜晚,霜露混合在一起;沙洲上,夜晚的榔头声回响。 最喜欢鱼儿和细长的水草相伴生长,时不时可以看到它们一寸一寸地长大。 月亮斜挂,寒冷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水倒映着梅花的香气,静静传播。 可爱的渔翁们自得其乐,溪边的梅花也在逐渐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时鱼:指鳞片整齐且排列有致的鱼。 2. 风晴:微风和晴天,象征平静宁静的环境。 3. 霜气合:霜气逐渐凝聚的氛围。 4. 沙渚:沙洲,多水的地带。 5. 夜鸣榔:夜间渔船击打船桨的声音。 6. 鳞兼细:鱼鳞整齐细腻。 7. 寸有长:鱼的尺寸适中。 8. 月斜:月亮偏西,表示时间渐晚。 9. 寒动影:寒冷的环境中鱼儿游动的影子。 10. 水碧:水面清澈。 11. 静传香:静静的水面传来花香。 12. 可:表示肯定、喜爱。 13. 爱:同样表示肯定、喜爱。 14. 溪梅:生长在溪水边的梅花。 15. 次第芳:依次盛开,寓意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时鱼》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鱼类生活的五言律诗。首联“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渔民在河滩边劳作的场景。颔联“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表现了对小鱼细腻生长过程的关注和欣赏。颈联“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通过月亮的倾斜和水色的碧绿,衬托出鱼儿的生动形象。尾联“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则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渔夫与盛开的梅花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了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态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鱼》是南宋诗人徐玑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界景象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当时,国家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战争频发,百姓疾苦重重。 在这个时期,徐玑生活清贫,但他始终坚持正义,关心民生,热爱大自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借以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徐玑所处的时代,虽然战乱频繁,但传统文化依然兴盛,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在这种背景下,徐玑创作的《时鱼》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揭示了那个时期人们普遍渴望和平与宁静的社会环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