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标题包含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焚罢南坡藁,星华接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頼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懽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籝。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扆待忠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焚完南边的草,星光下听到脚步声。 艰难时期依靠他,结党者依赖他的公正。 仲甫思念完整的官服,将军正在调整军队。 仪态优雅的人贵重,威严让敌人害怕。 圣上担忧遥远的地方,朝廷选拔有经验的老成之人。 近处的臣子宣扬教化,七岭的居民感动快乐。 风俗改变兵器,田间可以安全耕作。 尝试龙井的绿茶,打开凤潭的砚台。 秋天的江边辽阔,晴空下战鼓号角齐鸣。 稻谷的香气随着驿站飘扬,桂花的影子伴随神仙的路程。 美好的玉不需要藏匿,黄金只留给开心的人。 宽容且无白发,谦逊但有高位。 登上唐三世的台阶,担任汉朝的九卿。 宰相的位置虚位以待,皇帝等待着忠诚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张尚书”指的是张九龄,他是唐朝的一位名臣,被任命为建宁府的官员,这首诗是送给他的。 2. 南坡藁:古代烧柴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张尚书治理的地方。 3. 星华接履声:形容星星的光辉照耀着大地,人们的脚步声在夜空中回荡。 4. 艰时曾倚重:艰难的时期曾经依靠他来度过。 5. 钩党頼持平:这里的“钩党”是指朋党之争,“赖持平”是说幸亏有张尚书保持公正。 6. 仲甫思全衮:这里的“仲甫”是指杜甫,“思全衮”是希望他能够全身而退。 7. 元戎正本兵:这里的“元戎”是军队统帅的意思,“正本兵”是指整顿军队。 8. 丰仪麟阁贵:这里的“丰仪”是指仪表堂堂,“麟阁贵”是指珍贵的麒麟阁。 9. 圣主忧遐远:指皇帝关心边疆的事务。 10. 朝端择老成:选择有经验的老年人担任重要职务。 11. 迩臣宣惠化:近臣宣扬皇上的恩惠。 12. 七岭动懽情:指七岭地区的百姓欢欣鼓舞。 13. 风俗移刀剑:这里是指改变不良的风俗习惯。 14. 田闾遂凿耕:鼓励农民耕种土地。 15. 试茶龙井碧:品尝龙井茶的清香。 16. 开砚凤潭清:打开砚台,写出清晰的文章。 17. 秋日江沙渺:秋天的江滩显得格外辽阔。 18. 晴天鼓角鸣:晴朗的天空中传来阵阵军号声。 19. 稻香随使驿:稻谷的香气伴随着使者经过的地方。 20. 桂影伴仙程:桂树的影子陪伴着神仙一样的旅程。 21. 美玉非藏韫:美玉不需要收藏起来。 22. 黄金笑满籝:黄金满满的一篮子。 23. 宽和无白发:宽容待人,头发依然乌黑。 24. 卑逊有高名:谦虚有礼,名声传遍天下。 25. 登用唐三世:提拔使用三代人才。 26. 枢机汉九卿:指朝廷的重要职位。 27. 鼎司虚正席:朝廷的宰相职位空缺。 28. 丹扆待忠诚:皇上等待忠诚的大臣辅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尚书出任建宁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尊敬与期待。诗中提及张尚书的才学、威严、品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展现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风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张尚书治理下的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愿景。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这一年正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在这个时期,宋金两国仍处于敌对状态,战争频繁。而徐玑作为一名文人,身处这个战乱的年代,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一时间段内,徐玑的个人生活也不平静。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回乡守孝,在家乡度过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家乡的山水田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切磋诗文,共同探讨人生和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玑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生活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这首《送张尚书出镇建宁》就是他在送别朋友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以及友情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