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乘舟
泽国自秋凉,乘舟入渺茫。
荷披沙渚碧,花乱暑风香。
山色含疎雨,蝉声带夕阳。
不知归路杳,相对有篇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泊国家在秋天变得凉爽,我们乘坐船只进入迷茫的水域。
荷花在沙滩上显得碧绿,鲜花在炎热的夏日风中散发着香气。
远山沐浴在稀疏的雨中,蝉鸣声中带着夕阳的影子。
不知道回家的路在何方,唯有面对这美丽的景色留下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泽国:指水乡地区,这里指初秋时的江南水乡;
2. 乘舟:即乘坐船只在水上游览;
3. 沙渚:沙滩、水中小块陆地;
4. 含:含有、带着;
5. 疏雨:稀疏的小雨;
6. 带:伴着;
7. 杳:形容遥远;
8. 相对:面对面地相聚。
去完善
赏析
《同友人乘舟》徐玑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初秋时节泽国中的风景,表现了与朋友共游的乐趣。“泽国自秋凉,乘舟入渺茫”这两句写出湖泽之国在秋天特有的景象和诗人与朋友一起乘舟游览的情景。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了荷花、蝉声、山色等初秋的风景元素,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最后两句“不知归路杳,相对有篇章”则表达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沉浸在美景中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与友人品茶论道,留下了美好的篇章。整首诗层次分明,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诗人的主观情感表达,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玑的《同友人乘舟》创作于南宋时期,是他在游历江南水乡时,与友人共乘舟楫、欣赏美丽河山的写照。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江南地区富饶繁华,孕育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而诗人徐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少年时代便热衷于诗歌创作,他身处盛世,以敏锐的诗情记录并赞美了生活中美好的点滴。在《同友人乘舟》这首诗中,诗人借助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活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