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芗林后人

标题包含
赠芗林后人
南北门相对,传来岁月深。 但添新意趣,不改旧园林。 花日移朝坐,松风伴夕吟。 自然忘宦达,非是少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门口与北门口相互对峙,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沉淀。 在这座古老的园林里,我们尝试赋予新的意义和趣味,并不改变原有的景致。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赏花;傍晚时分,伴着清风松涛,我们可以低声吟咏。 自然地忘记世俗的追求,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知音。
去完善
释义
1. 赠:赠送、馈赠。 2. 芗(xiāng)林:地名,位于福建武夷山一带。 3. 后人:后代子孙。 4. 南北门相对:指南北门相对而立,指村庄位置较为独特。 5. 传来岁月深:描述村庄历史悠久。 6. 但添新意趣:表示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中增添新的趣味。 7. 不改旧园林:表示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 8. 花日移朝坐: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人们朝夕相处,其乐融融。 9. 松风伴夕吟:傍晚时分,伴随着松林间的风声吟咏诗歌。 10. 自然忘宦达:在美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忘记了名利得失。 11. 非是少知音:并非缺少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人以“南北门相对”起句,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景致依然如故,只是增添了新的趣味。在这美好的环境里,诗人可以感受到阳光下的花朵带来的愉悦,也可以倾听松树间的风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在这里,他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体会到了心灵的自由。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芗林后人》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古词,作者是南宋诗人徐玑。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初期,距离靖康之耻(1127年)不过数十年,南宋政权在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下偏安江南,民众生活陷入困苦。 徐玑作为南宋的文人,自然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深刻了解。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官职卑微,无法扭转时局。因此,他在晚年辞官回乡,过起了田园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在这首词中,徐玑以芗林后人为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他描述了农村的美丽风光和宁静的生活,以此来反衬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这种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恶。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在南宋初期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徐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无奈。通过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词人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