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

标题包含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史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蔌。 顾□傅新章,爽气滫炎伏。 如临古润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明,吟思俱毣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翁侯两兄弟,志向崇高而独特。 闲暇之心如同江鸥,逍遥之情亲近山鹿。 优秀的大哥早早科举成名,高尚的风范感动着世人。 在湖南的百花洲上,百里内外都享受着美好的膏泽。 回到故乡畅游山水,美妙的诗词源源不断倾泻而出。 贤惠的弟弟,在小谢的地方隐居。 享受几千本书的优游时光,度过平生的绿竹岁月。 擅长弹琴却无心理弦,小酌数杯却不醉不归。 史书记载了兄弟二人互诉心事的情景,和筑的音乐和谐共鸣。 在小窗下朝南而卧,驱散烦躁的炎热,荷花屋里暂避烦恼。 凉风吹来,池中的花朵轻轻摇动,世界顿时清凉宜人。 在清澈的小溪旁,感受到了清新凉爽的空气。 就像站在古老的树林下,聆听松风的交响曲。 善于写诗的人像善于创作音乐一样,声音婉转动听。 只要能够触动人心,就不必过于惊人耳目。 我敬佩这两位才子,他们的品质如同兰花、菊花般芬芳迷人。 迎来秋天的月色新鲜,晴朗的夜晚充满了花香。 多么希望我能划着扁舟,抵达他们隐逸的溪谷。 在黄昏时分谈论诗歌,每一次的思绪都是那么美妙。
去完善
释义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的注释如下: 1. 翁侯两兄弟:指翁干四和他的弟弟翁千十四。翁氏为江南望族,这两兄弟均隐居于山。 2. 闲心没江鸥:形容生活闲适,心境宁静。江鸥象征着悠闲的生活。 3. 逸兴狎山鹿:描述了以山鹿为伴的隐逸生活。 4. 难兄早登第:指翁干四早年便科举及第。 5. 高风动乔木:赞美翁干四的高尚品质,仿佛能够撼动大树。 6. 湘南花满汀:描绘了湘南地区繁花似锦的美景。 7. 百里正膏沐:形容山间美景如画,犹如百里膏沐之地。 8. 归作山水游:指翁干四隐居于山,纵情山水之间。 9. 词源倾百斛:称赞翁干四的才情横溢,文采斐然。 10. 令弟小谢徒:赞扬翁千十四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小谢”指东晋诗人谢眺。 11. 深沉郁林麓:描述翁千十四的山居环境幽深而美丽。 12. 优游千卷书:指翁千十四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13. 能琴弦不理:形容翁千十四才艺出众,擅长抚琴,而琴弦却从未被拨动。 14. 少饮巾未漉:描述翁千十四饮酒有度,举止有度。 15. 史倡复弟酬:赞誉翁氏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互相关照。 16. 音调谐击筑:形容他们的音乐才华与和谐氛围。 17. 昼卧小窗南:描述翁氏兄弟山居生活的闲适。 18. 烦暑在荷屋:指夏日炎炎,他们在荷叶般的茅屋内避暑纳凉。 19. 凉风从何来:表达清凉之风的来源。 20. 池花动轻蔌:描述池塘中的荷花轻轻摇曳。 21. 顾□傅新章:暗示文人墨客之间的相互赞誉与互动。 22. 爽气滫炎伏:描绘凉爽的山中空气使得炎热的夏天也变得宜人。 23. 如临古润旁:意指置身于古代风景胜地之中。 24. 泓澄碧环复:描述清澈见底的碧水环绕四周。 25. 如倚青林下:表示在山间青翠的树林之下休憩。 26. 松风对心读:赞美他们聆听松涛之声,尽享山林之美。 27. 善诗如善韵:表示他们的诗歌如同和谐的韵律一样美妙。 28. 但令契人心:只要诗歌能够触动人心即可,不必追求华丽辞藻。 29. 我爱二君子:表达对翁氏兄弟由衷的敬意与喜爱。 30. 迎秋月色新:表示在月圆之夜欣赏美丽的月色。 31. 安得扁舟去:抒发渴望与他们一同畅游山水的愿望。 32. □□荫溪谷:暗含诗人渴望寄情山水的愿望。 33. 论诗暮继明:表示在黄昏时刻继续讨论诗歌创作。 34. 吟思俱毣毣:表示诗人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
去完善
赏析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是一首赞美翁氏两兄弟高尚品质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的隐逸生活和诗书才情。其中“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一句描述了兄长的才华横溢,而他的人品之高洁如同挺拔的乔木。而“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则描绘了弟弟的沉静内敛,如同置身于幽深的山林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玑所创作的。在公元1174年前后,这是中国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崇尚隐逸生活,逃避世俗纷扰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徐玑作为一位士人,也面临了诸多人生挑战。一方面,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期望能通过自己的才华获得朝廷的认可,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对山林田园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向往,希望能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此时,中国社会正历经着许多变革,民族矛盾、民生困苦等问题不断出现,迫使许多人寻找精神寄托,遁入山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玑以他的诗才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融入到诗篇之中。通过与其他隐逸之士的交往,他逐渐找到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定位,通过这首《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流露出对出世生活的诚挚赞美,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度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