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上人房古梅
曾听道公语,先师爱此梅。
但知传说老,不记若年栽。
半树枯仍发,疎花晚自开。
方兄头又白,常喜故人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听过长辈的话语,先前的老师热爱这梅花。
只知道传说已经久远,忘记它何时被种植。
半株树木虽然枯萎但依然生长,稀疏的花朵在夜晚独自盛开。
老朋友如今头发也已斑白,经常喜欢和旧友重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题目
2. 方上人:法号方的人,这里指方上人
3. 古梅:古老的梅树
4. 道公: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古代的僧人
5. 先师:已故的老师
6. 爱此梅:喜爱这棵梅树
7. 但知:只知道
8. 传说老:梅树的传说历史悠久
9. 不记:不知道
10. 若年:多少年
11. 半树枯:梅树的半边已经枯萎
12. 仍发:仍然发芽生长
13. 疎花:稀疏的花朵
14. 晚自开:在夜晚自行开放
15. 方兄:对方(指方上人)的称呼
16. 头又白:头发已经变白
17. 常喜:经常喜欢
18. 故人:旧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古梅”为题,诗人通过对方上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感慨。首联中,提及曾听闻道公赞美古梅的佳话,暗示了古梅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颔联则以古梅的不记年岁,象征时间的长久以及生命的延续;颈联描述古梅虽半枯但仍发新芽,迟开的疏花更显其坚韧的生命力;尾联则通过方兄的头白仍然喜欢与故人相聚的情境,表达了对旧交情的珍视,同时也寓含着岁月沧桑之感。整首诗语言简洁,韵味悠长,富有哲理,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方上人房古梅》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古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4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在徐玑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在诗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时,南宋正处于南宋与金朝的战争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世俗纷扰,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徐玑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徐玑通过对古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将古梅花比喻为遗世独立的高人雅士,体现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他也借古梅花的坚韧不屈,表达了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