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陵桥

标题包含
古陵桥
西桥西岸柳成丝,春去春来岁岁同。 偶被东风吹落絮,又随流水过桥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西桥的西岸,柳树抽出丝丝嫩芽,春天的到来与离去都是如此相似。偶然间,春风吹落柳絮,它们又随着溪水漂向桥的东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陵桥:古代桥梁的名字,具体指哪个桥梁并无明确定论,但应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桥梁。 2. 西桥西岸:这里指代某地的西桥及其附近的河岸。 3. 柳成丝:形容柳树的长枝条垂下的情景。 4. 春去春来:表示季节更替,春天离去夏天来到的意思。 5. 岁岁同:每年都相似或相同的情况。 6. 偶被东风:偶尔被春风吹到。 7. 吹落絮:指柳絮被风吹散飘落。 8. 又随流水过桥东:随着河水流过桥的东边。
去完善
赏析
《古陵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繁茂的景象。首句“西桥西岸柳成丝”中的“西桥西岸”点明了地点,而“柳成丝”则形象地描述了柳树嫩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次句“春去春来岁岁同”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偶被东风吹落絮”中,“偶被东风吹落絮”是写实,描述了柳絮在风中飘落的景象。而这一句中的“偶”字则显得比较轻松,与下一句的“又随流水过桥东”形成了对比,表现了柳絮随风而逝、随波逐流的无奈和无助。 最后一句“又随流水过桥东”中的“又”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熟悉,同时也暗示了柳絮不断地随风飘散、随波逐流的过程。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总的来说,《古陵桥》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柳树、柳絮以及流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陵桥》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古陵桥的诗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 徐玑,字致中,号灵渊,祖籍江西,后迁至浙江温州。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成年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由于当时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有强敌压境,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使得徐玑对现实感到无奈和痛惜,于是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 在《古陵桥》这首诗中,徐玑通过对古陵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他将古陵桥比喻为岁月沧桑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他还通过描绘古陵桥上的人流往来,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古陵桥》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由徐玑这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诗人创作出来的。它既是对岁月的感慨,也是对现实忧虑的表达,更体现了诗人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