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待制湖庄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花园只有大约三亩的面积,但它坐落在水的包围之中,好像一座小型的水上宫殿。当你走在楼阁的高处,就好像置身于一艘大船上。在春天,花朵在花园中的小岛上盛开;而在远处,山水与海天一色。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让人感受到人的渺小。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往来,感受大自然赋予的自由和宽广胸怀。
去完善
释义
《题陈待制湖庄》是宋代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诗词的注释:
1. 题陈待制湖庄:题目,意为为陈待制的湖庄题诗。陈待制,指陈洪绶,官职为待制。湖庄,陈洪绶在西湖边的别墅。
2. 三亩: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约为2000平方米。这里指陈待制湖庄的面积并不大。
3. 四面水连天:形容湖庄周围的水面与天空相连,意境开阔。
4. 楼高处:指站在高楼上。
5. 如在船:形容站在楼高处的视角感觉像是在船上一样。
6. 野花春渚外:春渚,春天的水滨。这句意思是湖庄外面的春天景色中有野花在摇曳。
7. 山色海云边:海云,指像海水般涌动的云层。这句意思是山景与海云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美丽。
8. 一任人来往:任凭人们来来往往。
9. 兹怀亦浩然:“兹”指的是这个湖庄,“怀”指心怀。这句意思是即使有人前来打扰,面对这样的美景也会感到心胸宽广、坦然自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庄风光的诗篇,作者徐玑以精炼的笔墨将湖庄的四时景色呈现出来,既有春天野花的烂漫,又有海云边的山色。诗人通过"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的空间描绘,展现出湖庄的宽阔,同时也借由“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的体验,表达出在这般美景之中犹如在船上遨游的感受,展示出湖庄空间的广阔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陈待制湖庄》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徐玑为陈待制所写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在诗中,徐玑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陈待制湖庄的美丽景色,以及隐居于此的文人雅士们的生活情景。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值战乱之后,国家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也得以繁荣发展。徐玑作为一位文人,一生辗转各地,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农村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慨和理想。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玑创作了这首《题陈待制湖庄》,通过描绘湖庄的美景,展现了文人雅士们在此地悠闲自得的生活,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