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仙花篇

标题包含
水仙花篇
成阵风作车,宓妃波为茵。 良夕忽会遇,明月寒铺银。 环珮凌秋空,笙箫亦具陈。 何以慰寥廓,乐此相知新。 采珠拾翠羽,言笑生华春。 赠以金琅玕,捧以白玉人。 酌醴动芳气,妙与兰茝纫。 欢娱有聚散,美宝无贱珍。 至今寒花种,清彻莹心神。 霜皑众枿藁,孤媚良舒伸。 杜鹃望帝魂,啼血何嚚嚚。 妃子眠海棠,荒湎焉足邻。 姮女手栽桂,光彩相依因。 故知蓬瀛姿,不染纤点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阵疾风吹过车辆,宓妃的水波如茵。 良辰美景忽然相遇,明月洒满清冷银辉。 环绕耳畔的秋声,还有那悠扬的笙箫之音。 用什么抚慰空旷的心灵?唯有分享这份知音之情。 采集珍珠点缀翠羽,笑语之间焕发青春活力。 赠给我珍贵的琅玕,面前是一位如玉的美人。 斟酒之时飘来馥郁的香气,真是与兰花和茞草相得益彰。 欢乐的时光总有聚散,美好的宝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如今寒冷的冬天已过,内心的清明犹如春天的阳光。 历经风霜的老树枯枝,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杜鹃盼望春天的到来,鲜红的血液如同无尽的倾诉。 妃子沉睡在海棠花下,只贪图一时的放纵和沉溺。 嫦娥亲手种植的桂花,犹如她本人般光华照人。 所以知道蓬莱仙子的风采,不沾一丝一毫的尘世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2. 宓(fú)妃:传说中的洛神,传说是伏羲氏的女儿。 3. 茵:垫子、褥子。 4. 凌秋空:在秋天的天空中飞翔。 5. 笙箫:两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6. 琅玕:一种宝石,也用来形容美好珍贵的东西。 7. 玉人:这里指的是美丽的仙子。 8. 兰茝(chǎi):都是植物的名字,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9. 蘖(niè)藁(gǎo):指杂生的灌木。 10. 望帝魂:望帝是古代蜀国的国王杜宇的别称,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鸟,名叫杜鹃。 11. 嚚(yín)嚚:形容动物的声音。 12. 荒湎:沉迷美酒。 13. 焉足邻:不值得接近。 14. 姮(héng)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她是后羿的妻子。
去完善
赏析
《水仙花篇》徐玑这首诗词将水仙花的风韵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首联通过对风、车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水仙花的生机与活力;颔联中的“明月寒铺银”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清澈明亮的画面。 颈联和颔联则通过环珮、笙箫等意象的刻画,表现了水仙花的高洁典雅之美,同时也传递了诗人与朋友相知相惜的情感。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通过赞美水仙花的美丽和珍稀,传递出美好事物不应被埋没的观点。同时,通过对比杜鹃与妃子的颓废景象,突出了水仙花的纯洁和高雅。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桂树的璀璨光彩,再次强调了水仙花的不染纤尘之美。整首诗读来韵味悠长,令人陶醉在水仙花的雅致与美丽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花篇》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这是一个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理学思想广泛传播的时期。 徐玑本人生活于南宋末年,他在当时是一个知名的文人墨客,对山水田园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生活中,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吏,这使得他有机会深入了解民间的生活疾苦,并在他的诗歌中反映出来。 在同一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和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种苦难却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徐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