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翁松庐见寄
客路归时雨似烟,归来还近菊花天。
寸心不到青云上,一事难成白发前。
风外松声如昨夕,竹间梅蘂接新年。
闲来得句频相送,自有高人住屋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归途之中,烟雨迷茫,等到归来之时,已是菊花怒放的深秋时节。我一片赤诚的心,始终无法靠近那青云之上,一事无成,却在白发之前蹉跎时光。窗外风声瑟瑟,松涛阵阵,仿佛昨日重现;竹间梅花渐渐展露新蕊,迎接新年的到来。闲暇时分,写下诗句,与知己分享,自然有高雅之士在此居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酬:诗题,表示为酬答他人的诗歌而作。
2. 翁松庐:指作者的朋友翁某,此处为其字号或居所名。
3. 客路:旅途。
4. 归时:回家的时候。
5. 似烟:像烟雾一样迷蒙。
6. 归来:回到故乡。
7. 菊花天:菊花盛开的季节。
8. 寸心:心意、心思。
9. 青云:高空,这里代指仕途。
10. 一事:一件事情。
11. 成:实现。
12. 白发前:意指年岁已老。
13. 风外:风中。
14. 松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
15. 如昨夕:像昨晚一样熟悉。
16. 竹间:竹林之间。
17. 梅蘂:梅花的花蕾。
18. 接新年:迎接新的一年。
19. 闲来:闲暇之时。
20. 得句:得到诗句。
21. 频:频繁。
22. 相送:相互赠送。
23.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24. 住屋边:居所附近。
去完善
赏析
《奉酬翁松庐见寄》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自然景色怀念的诗篇。诗中描绘了客居归来时的景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传递出内心深深的感慨。
首联“客路归时雨似烟,归来还近菊花天”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他乡回到故乡的景象,那被烟雨笼罩的归途,临近菊花盛开的秋天。
颔联“寸心不到青云上,一事无成白发前”则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感伤,尽管没有实现理想,但岁月匆匆,白发已生。
颈联“风外松声如昨夕,竹间梅蕊接新年”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美景,仿佛在安慰诗人过去的失意,期望未来有新的开始。
尾联“闲来得句频相送,自有高人住屋边”则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得到友人的关心与支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又有对友情的深深感激,反映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翁松庐见寄》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相当复杂。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但内部的腐败和外部金国的威胁使得国家形势岌岌可危。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民生疾苦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对现实政治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徐玑身处这样的时代,他也曾有过担任地方官员的经历,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他在诗作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然而,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而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关切和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