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曾漕

标题包含
寿曾漕
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 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 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 爰产真贤佐隆治,南丰昆季玉与金。 南丰先生饱文学,笔端璀璨相参错。 帝制犹如盘诰风,良史不令迁固作。 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余事德业成。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 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 一家盛事今古稀,千载独瞻门第屹。 常时此瑞分为三,朝论鼎立何巉岩。 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 中秋五日玉宇澄,非烟非雾朝盈庭。 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 规模局度尤精粹,望见咸知宰相器。 全闽飞最一年余,丹凤啣书九天至。 知公文字如南丰,爱公德器文昭同。 愿公复取鲁公位,斡补造化通洪蒙。 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 乞与芝兰分玉砌,高歌此颂清风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奔腾不息的江河汇聚成了浩瀚的大海,它们最初起源于一个源头,尽管不断分流、聚合,但那清澈的源头始终未变。自古以来,皇家的美德深入人心,如同天赐的恩典。南丰的两位兄弟分别名为玉和金,他们共同辅佐皇室治理国家。南丰先生学识渊博,他的笔下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其文风优美,堪比古代优秀的历史学家。他的弟弟亦继承了兄长的才学和德行。他们的言论温暖而充满力量,像春天的阳光一般令人感到舒适,又像秋天的霜露一样清新明朗。兄弟二人共同辅佐朝廷,成就了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在日月星辰之中,这段美谈熠熠生辉,而这一家族也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益壮大。每当夜幕降临,美丽的月色照亮了天地间的一切,麒麟从天降临,桂花也为这美景增添了一丝香气。在这美好的景象中,人们看到了这位宰相的风采和气度。不久之后,福建地区选拔出了这位优秀的人才,他也成为了丹凤口中的那位天之骄子。人们对他的才能和品德充满了敬意,希望他能够重新登上相位的巅峰,造福万民,恢复天地的秩序。祝愿他的人生如同满溢的酒杯,永远充满荣耀,长寿安康,一直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释义
《寿曾漕》:这是一首祝贺诗,用于祝寿。 1. 漕:这里指古代一种官职,即负责水上运输的官员。 2. 洪波: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样子。 3. 分作江河合成海:将大江大河汇集成为海洋。 4. 由来分合必有源:指事物的来源和发展有内在的联系。 5. 清澄:清澈明亮。 6. 皇家德泽在人深:皇家的仁爱和恩泽深入人心。 7. 巳洽:已经和谐融洽。 8. 爰产真贤佐隆治:这里产生了真正的人才来辅佐国家治理。 9. 南丰昆季:指南丰四兄弟,他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分别为曾巩、曾牟、曾阜和曾布。 10. 玉与金:比喻人才的优秀。 11. 笔端璀璨相参错:形容文笔优美,色彩斑斓。 12. 盘诰风:皇帝发布政令的风格。 13. 迁固:指的是司马迁和班固,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14. 文昭:指文采横溢的人。 15. 内翰:皇帝的文学顾问。 16. 文章余事德业成:写作只是业余爱好,真正的成就是道德品行。 17.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形容人的性格温和,言论严谨。 18. 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鲁公任宰相时,他的弟弟为他起草文书,如同太阳般光辉。 19. 朝论鼎立何巉岩:朝廷上的议论像山峰一样坚定。 20. 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天地间的正气有时会融合在一起,就像星星一样闪耀。 21. 玉宇澄:形容天空清澈。 22. 非烟非雾朝盈庭:形容朝廷上充满祥和的气氛。 23. 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天上的麒麟千年才出现一次,人间的蟾桂每年都开花。 24. 规模局度尤精粹:形容人的才能和风度都非常出色。 25. 望见咸知宰相器: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人是宰相之才。 26. 全闽飞最一年余:福建地区选拔出的优秀人才。 27. 丹凤衘书九天至:凤凰口衔诏书从九天降到人间。 28. 南丰:指曾巩。 29. 爱公德器文昭同:赞美这位公子的品德和才华都与文昭相似。 30. 愿公复取鲁公位:希望您能再次担任宰相的职位。 31. 斡补造化通洪蒙:意为改造社会,使万物和谐。 32. 寿公满满称霞觥:祝寿的酒杯满满的都是祝福。 33. 勋业长看双鬓青:祝愿您的功业永远常青。 34. 芝兰分玉砌: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35. 高歌此颂清风生:用歌声表达祝福,让清风传递这份心意。
去完善
赏析
《寿曾漕》是一首描绘儒家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美德和文人情操的赞美。在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修辞,将曾漕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人们对这位儒雅之士充满了敬仰之情。 首联“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以浩渺的大海为背景,展现了曾漕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学识。颔联“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则强调了儒家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决定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分别描绘了曾漕的家庭背景、文学成就以及为人处世的特点。“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余事德业成”,则展示了曾漕的才华横溢和道德修养;“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则描述了曾漕性格温和而观点坚定的特质。 在接下来的两联中,作者通过对鲁公拜相的描绘,表达了对曾漕的期望和祝福。“全闽飞最一年余,丹凤衘书九天至”,意味着曾漕的声名远播,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重用。 尾联“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是对曾漕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曾漕》这首诗是由宋代诗人徐玑创作的。徐玑,字致中,号灵渊,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活在宋光宗、宋宁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地位的上升,士大夫阶层日益腐化堕落,许多人追求奢侈享受,忽视民间疾苦。在这种背景下,徐玑以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在诗中,徐玑写道:“人间甲子须臾耳,天上蟠桃已几千。莫笑群儿如坠炭,等闲长见海为田。”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短暂,如同甲子的须臾之间,而天上的蟠桃已经度过了几千年。不要嘲笑那些像掉到炭火里一样痛苦的孩子,因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长成大人,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国家的治理和民生的改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