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久挽词
祇为吟成癖,官闲乐有余。
病惟亲笔墨,贫亦买琴书。
别奠临西野,春风入故庐。
悠悠想精魄,如赋钓台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因喜好作诗之癖,在闲暇时寻找乐趣无穷。
生病时惟有亲近笔墨,贫穷也不忘购买诗书。
告别人世来到西野,春风吹拂故居故地。
遥想在远方的精神寄托,如同初次赋词垂钓的情景。
去完善
释义
1. 潘德久:名字。
2. 挽词:哀悼逝者的词。
3. 祇为:只因为。
4. 吟成癖:沉迷于诗歌创作。
5. 官闲:官员闲暇时。
6. 乐有余:乐趣无穷。
7. 病惟亲:因病而更加亲近。
8. 笔墨:指诗文。
9. 贫亦买:即使贫困也要购买。
10. 琴书:古琴和书籍。
11. 别奠:为他设奠。
12. 西野:西边田野。
13. 春风入故庐:春风吹进老房子。
14. 悠悠:漫长的岁月。
15. 想精魄:怀念已故之人。
16. 如赋:如同描述。
17. 钓台初:垂钓台的风景。
去完善
赏析
《潘德久挽词》是徐玑写给逝去的友人潘德久的悼词。诗中通过描绘潘德久生前的生活细节和风貌,传达出他热爱文学、乐于闲暇生活的性格特点。首联“祇为吟成癖,官闲乐有余”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及在空闲时的愉悦心情;颔联“病惟亲笔墨,贫亦买琴书”则表达了他在疾病困苦时期仍然坚持写作的精神风貌;颈联“别奠临西野,春风入故庐”描述了潘德久辞世时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他的怀念;尾联“悠悠想精魄,如赋钓台初”以精妙的笔触想象潘德久灵魂依旧沉浸在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之中,似乎还保留着当初刚提笔创作时的那种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潘德久挽词》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正值南宋中期。
当时,徐玑在江西奉新县担任县令,他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他被贬谪到江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当地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其中包括潘德久。潘德久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的逝世让徐玑感到十分惋惜,因此创作了这首挽词来悼念他。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党派之争激烈,这也间接影响了徐玑的人生轨迹。同时,宋代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他们热衷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交流,这也为徐玑创作《潘德久挽词》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