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
斋居惟少睡,露坐得论文。
凉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
宿禽翻树觉,幽磬度溪闻。
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居常常难以入睡,露天坐着倒是可以谈论一些文学观点。
宁静的夜晚如同清澈的水,明亮的银河看起来像漂浮的白云。
夜里,栖息的动物们在树上翻飞打闹,听起来像是感受到了什么变化,幽静的石磬声在溪流中回荡,似乎传来了很远的地方的声音。
想要知道我此时此刻的乡愁情感吗?我想那个时候的你也在想念着我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斋居:指在书房或室内居住。
2. 少睡:睡眠较少。
3. 露坐:露天而坐。
4. 论(lùn)文:谈论文章或文学。
5. 明河:银河。
6. 宿(sù)禽:指栖息的鸟类。
7. 翻树:在树上飞动。
8. 觉:此处指鸟类的活动引起了人的注意。
9. 幽磬(qìng):指深山古寺中的钟声。
10. 度溪:穿过溪流。
11. 斯时:此时。
12. 忆君:思念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宁静的氛围和诗人与友人讨论学问的情景。首联“斋居惟少睡,露坐得论文”表现了诗人深夜无眠,与友人坐在露天下谈论学术问题。颔联“凉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通过对“清水”和“白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夏夜清凉、明亮的景色。颈联“宿禽翻树觉,幽磬度溪闻”则表达了夜晚寂静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尾联“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在这美好的时刻共同回忆他们之间的友谊。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恬静宁谧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是南宋诗人徐玑在公元1194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末期,朝廷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诗人徐玑虽出身书香门第,却对当时的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由于他远离庙堂,一生奔波,因此对民生疾苦有更直接的体验。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好是他寄身他乡之时,时值盛夏,凉风起处,月色如银,而他的心境一如这夜晚的景色,充满了深邃的情感。那看似宁静的风景,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挚友的思念和希望得到慰藉的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