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月归途

标题包含
六月归途
星明残照数峰晴,夜静惟闻水有声。 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 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于马上成。 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里计归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下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亮,照耀着宁静的山巅。夜深人静,只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六月的早晨,行人们早早起床赶路,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衣裳,令人倍感清凉。在旅途中,对官场的热情逐渐淡薄,反而在马背上完成了许多诗篇。故乡的朋友们,你们应该会想起我吧,在那个稻谷飘香的季节,一起计划回乡的行程。
去完善
释义
【星明残照】指星星明亮,傍晚时分阳光照耀着山峰的景象。 【数峰晴】形容有几座山峰在晴朗的天气下显得格外清晰。 【夜静惟闻水有声】夜晚静谧时,只能听到水流的声音。 【六月行人】六月的旅途中的人。 【须早起】必须早点起床。 【一天凉露】一天的清凉露水。 【湿衣轻】露水湿润了衣物,感觉轻盈。 【宦情每向途中薄】官场中的情感往往在路上变得淡薄。 【诗句多于马上成】诗兴常在马上吟咏时迸发出来。 【故里诸公】故乡的朋友们。 【应念我】应该想念我。 【稻花香里】水稻开花的香气中。 【计归程】计算回乡的路程。
去完善
赏析
《六月归途》是一首描绘旅途情景的古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晨行路的画卷:阳光初照,山峰清晰可见;夜深人静,只有水流的声音;清晨行人早早出发,露水湿润了衣服。这首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归途》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此时,诗人徐玑正旅居福建一带,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辞官回乡。在这一时期,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大事,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忧虑和关怀。在《六月归途》这首诗中,他以简练的诗句描绘了战乱时期农村破败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不满。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还展现了当时南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