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月 江营
江东元老称恒武。烽火天南路。万队旌旄,千重甲帐,壮士雄于虎。鸣笳伐鼓轰朝暮。只有筝琶苦。弹向西风,携来凉月,半是从军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江东地区的元老级人物被称为恒武。在南部的边疆地带,烽火不断。成千上万的大旗和厚重的战甲遍布营地,勇士们英勇如虎。日夜响起响亮的军号声。然而,除了激昂的军乐外,还有妇女们的哀怨弹奏。她们在西风中抚琴,月光下伴着她们的是悲伤的情绪,这些曲子大多出自从军的女子之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城头月:古诗曲名。
2. 江营:江边的小营。这里指军队驻扎地。
3.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即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4. 元老:年高德劭的老臣。
5. 恒武: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其勇猛著称。这里指武将。
6.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7. 天南路:指南方边疆地区。
8. 万队:形容队伍众多。
9. 旌旄:旗帜。
10. 千重甲帐:形容军营众多。
11. 壮士:英勇的士兵。
12. 雄于虎:形容士兵勇猛如同猛虎。
13. 鸣笳伐鼓:吹奏胡笳,击打战鼓。
14. 朝暮:早晚。
15. 筝琶:古筝和琵琶,两种乐器。
16. 西风:秋风。
17. 从军妇:随军妇女。
去完善
赏析
《城头月·江营》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词。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恒武、烽火、万队旌旄、千重甲帐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战争的壮丽画卷。壮士们雄踞虎群,显示出他们的英勇与豪迈。而在战斗之余,战士们只能依靠筝琶聊以慰藉,其中有些曲子还是出自随军的妇女之手。整首词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又流露出战士们的无奈与哀愁,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