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丹青阁

标题包含
丹青阁
翠霭空霏忽有无,笔端谁著此工夫。 溪山本被人图画,却道溪山是画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雾气时有时无,这神奇的景象是谁用妙笔描绘出来的呢?美丽的溪山原本就是一幅天然的画卷,而人们却以为这幅画卷才是真正的美丽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霭:指翠色的雾气,这里形容江南水乡的美景。 2. 空霏:即天空中的雾气。 3. 忽有无:指景色时隐时现,如梦似幻。 4. 笔端:毛笔的尖端,这里指绘画的技巧。 5. 著:拥有。 6. 溪山:指山水,自然风光。 7. 本被:本来被。 8. 图画:描绘,这里指画作。
去完善
赏析
《丹青阁》的创作者为南宋文人徐玑,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开篇“翠霭空霏忽有无”展现出一种神秘的美感,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仙境之中。紧接着,他用“笔端谁著此工夫”暗示画家的高超技艺,巧妙地捕捉到这般美景。后半句则更加富有哲理:“溪山本被人图画,却道溪山是画图。”意味着画作本身亦是自然景色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彼此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丹青阁》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至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之间。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然政治腐败、军事不振,但经济和文化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绘画和诗词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徐玑是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清新婉约,深受时人喜爱。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然而,这也使他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间的生活,为他的诗词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徐玑生活的时代,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民众疾苦重重。尽管如此,江南地区的水乡风光依然美丽如画,人民的生活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宁静和谐。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江南水乡的景色绘制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徐玑在《丹青阁》一诗中,以画家手中的画笔为喻,赞美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体现了他对民间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