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叶侍郎十二韵

标题包含
上叶侍郎十二韵
侍从西湖宅,安闲近水心。 门开春郭静,桥度野池深。 山翠连龙起,云楼学虎临。 芙蓉通远渚,槐柳步回阴。 盛业归宗匠,斯文并古今。 典谟存大雅,金石振余音。 畴昔留藩管,江淮拥带襟。 雍容平宇宙,潇洒在园林。 玉富渊难测,仙癯鹤可寻。 步趋垂杂组,言笑响鸣琴。 补衮心无替,弹冠迹未沉。 于今幽兴极,正可辨清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居西湖附近服务,心境安宁宁静如水。 打开门迎接春天的宁静,桥跨在水波深处。 连绵的山翠如同巨龙腾飞,高楼仿佛学习猛虎降临。 芙蓉花穿过远方的河岸,槐树柳树成荫。 光荣的事业需要宗师指导,文章风格随时代变迁。 经典的篇章保存着高雅,金石之声依然振作人心。 过去曾经负责一地的政务,长江和淮河流域紧密相连。 在宇宙中自如行走,在园林里潇洒度日。 财富的源泉难以测量,神仙般的身影可寻找。 行动之间流露出风度,谈笑间如鸣琴般悦耳。 弥补衣襟上欠缺的决心不灭,刚被弹过的帽子还未显陈旧。 如今内心感到无比的平静,正是可以欣赏这种美丽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叶侍郎:指诗人徐玑的朋友叶顒。 2.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湖泊,景色优美。 3. 安闲:指生活宁静、舒适。 4. 水心:这里指靠近水域的地方,给人以宁静之感。 5. 春郭:春天的城市外围地区,这里指西湖周边的自然环境。 6. 野池:郊外的池塘。 7. 龙起:形容山势蜿蜒起伏如巨龙。 8. 云楼:高耸入云的楼阁。 9. 虎临:以虎为邻,表示环境优美。 10. 芙蓉:荷花。 11. 远渚:远方的岛屿。 12. 槐柳:槐树和柳树,这里的槐柳代指树木。 13. 回阴:阴凉处。 14. 盛业:伟大的事业。 15. 宗匠:行业中的佼佼者。 16. 斯文:这里指文学创作。 17. 典谟:古代经典著作。 18. 金石:古时候镌刻文字的石碑或金属器物,这里指音乐。 19. 畴昔:往昔,从前。 20. 藩管:地方官员。 21. 江淮:长江与淮河一带,这里指江浙一带。 22. 宇宙:指天地间的事物。 23. 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24. 玉富:形容丰富的宝藏。 25. 渊难测:比喻学问深厚难以理解。 26. 仙癯:形容身材瘦削如同仙人。 27. 步趋:行走。 28. 垂杂组:意为佩戴着各种饰物。 29. 鸣琴:用琴声表达情感。 30. 补衮:古代官员职位低微时,可以向上级提出建议,称作“补衮”,意为弥补皇帝的过失。 31. 弹冠:整理帽子,表示准备做官。 32. 幽兴:清幽的兴致。 33. 清吟:清雅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上叶侍郎十二韵》徐玑 赏析: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西湖景色与叶侍郎的形象,通过对景物、建筑以及人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的深度理解。在诗人眼中,叶侍郎身处江湖之远却能心系国家大事,他的形象就像山水画中的高士一般,飘逸而儒雅。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叶侍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自身的人格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叶侍郎十二韵》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期,正值金兵南侵、中原沦陷之际。在这段时间里,徐玑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因抗金有功而受到朝廷的赏识,但随后又因朝政腐败而遭贬谪。在这种背景下,徐玑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时局的不满。 徐玑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王朝的衰落时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使得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徐玑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朝廷的昏庸无能,他的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触怒了权臣,被贬为庶民。 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徐玑对时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就必须有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因此,他在诗中向上叶侍郎表达了这种期望,希望他能为民做主,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