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波亭寄泊晨起有感
尘埃几泯寸心清,晨起孤吟在水亭。
晴景淡红烟景白,近山浓绿远山青。
初因薄宦成羁旅,忽伴轻鸥落渚汀。
安得数年居此地,待须长日补骚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心灵在纷扰中保持清净,我独自清晨在水边的亭子里低声吟唱。晴朗的天空下,淡红的烟雾弥漫,映衬着白色的景色;近处的山脉茂密繁绿,远处的则显得幽幽青翠。
由于微薄的官职,我成了羁旅之人,突然间如同轻盈的海鸥落在水边的小洲上。我多么希望能在这里安居数年,利用漫长的日子来续写抒情的篇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玑 (jī):南宋诗人。
2. 尘埃:指世俗的烦恼或纷扰。
3. 几泯:几乎磨灭。
4. 寸心清:内心清净无尘。
5. 水亭:河边供人休息的亭子。
6. 晴景:晴朗的天气。
7. 淡红烟景白:形容清晨阳光下的景物色彩。
8. 近山浓绿远山青:描述周围青山绿水的景象。
9. 初因薄宦成羁旅:因为微薄的官职而成为客居他乡的人。
10. 忽伴轻鸥落渚汀:突然与轻盈的海鸥一起降落到了河岸。
11. 安得:如何才能得到。
12. 数年居此地:在这地方居住几年。
13. 待须长日补骚经:等待有时间来弥补诗经的缺失部分。
去完善
赏析
《渌波亭寄泊晨起有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诗人个人心境的古诗。徐玑以清澈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呈现了清晨水亭边的宁静景致,“尘埃几泯寸心清”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不为尘世纷扰所动。
接下来的诗句中,徐玑分别描述了晴天的淡红、白烟的景象,以及近处和远处山的不同颜色。这种富有层次感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栩栩如生。“晴景淡红烟景白,近山浓绿远山青”,既展示了诗人观察入微的能力,又传递出大自然中的无限美好。
诗人在描述眼前的景色之后,将思绪转向自己的处境。由于微薄的官职,他成为了一个旅人,只能与轻鸥为伴。“初因薄宦成羁旅,忽伴轻鸥落渚汀”,流露出诗人孤独、无奈的心境。
最后,诗人发出了对安身立命的渴望:“安得数年居此地,待须长日补骚经。”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几年时间,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诗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渌波亭寄泊晨起有感》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正是金人南下,中原沦陷的动荡时期。徐玑,字端远,浙江温州人,历任县丞、郡守等职,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贵而被贬谪。
在这个特殊时期,徐玑的人生遭遇了挫折。然而,他的心态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渌波亭寄泊晨起有感》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矛盾重重,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和平与安宁。在这种背景下,徐玑的诗作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