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西老画蜀山图
壁立青山带峡溪,闲云尽日自高低。
知他春树深多少,应有清猿在里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山犹如墙壁般矗立在峡谷小溪旁,悠闲的云朵整日自由地在天空中飘荡。我不禁猜想那春天的树林有多深呢?或许有青翠的猴子在里面嬉戏玩耍吧!
去完善
释义
《题陈西老画蜀山图》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该诗通过对画面内容的描述,表达了对画作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题:书写、赋诗之意。
2. 陈西老:画家姓名,不详。
3. 蜀山:四川地区的山脉。
4. 壁立:形容山峰陡峭,犹如墙壁般直立。
5. 青山:翠绿的山峦。
6. 带:沿着,顺着。
7. 峡溪:峡谷中的溪流。
8. 闲云:悠然自得、悠闲自在的云朵。
9. 尽日:整日。
10. 自:自动地,自由自在地。
11. 高低:上下起伏,表示云彩变化不定。
12. 春树深:春天的树林深处。
13. 清猿:叫声清脆的猿猴。
14. 在里啼:在树林中鸣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壁立的青山与峡谷溪流相依,悠然的白云在山间浮动。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山林深处应该有一只在林中啼鸣的猴子,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全诗动静结合,形象鲜明,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陈西老画蜀山图》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
在这一时期,徐玑个人经历较为丰富,他曾历任官职,对民生疾苦有所了解。后来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绘画作品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徐玑所处的时代,战乱刚刚结束,人们对于安宁和平的环境有着极高的向往。而陈西老的画作以蜀山为主题,正好体现了这一理想。因此,徐玑在欣赏这幅画作时,将自身的人生感慨融入其中,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