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马公岭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
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
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拂晓之时乘船游荡于平静的水面上,傍晚时分停靠在云雾缭绕的山谷里的一户人家。这里的新鲜蔬菜还带着清晨的露水,篱笆上点缀着山间的花朵。门前的小山峰显得格外清秀,屋后的溪水沿着斜坡流淌。这位可爱的山翁每天无所事事,便在西边的藤墙上观察蜜蜂们的忙碌生活。
去完善
释义
维舟:把船系在岸边。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平沙:平坦的沙滩。
云根:云雾的山脚。
菜蔬:蔬菜。
野露:野外凝结的露水。
旋编:迅速编织。
篱落:用竹子或木条编制的围栏。
青峰:青山。
白水:清澈的水。
山翁:山野间的老人。
无一事:没有事情可做。
蜂衙:蜜蜂们按一定的时间秩序聚集在一起休息或者采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泊马公岭》徐玑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泊舟于马公岭时所见到的乡村景象。首联“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写出泊舟之处是在平坦的沙滩上,紧邻云雾缭绕的山脚;这里的“第一”家则暗示了山村的寂静和偏远。颔联“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描述了山村居民采摘新鲜蔬菜,然后带着露水回家的场景,同时也表现出村民忙碌而纯朴的生活情景。颈联“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则进一步展示了山村的美丽风光,门前的小山峰和屋后流淌的小溪都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趣。尾联“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描绘了一位闲适的山翁在藤墙上观看蜜蜂采蜜的场景,表现了山村生活的宁静与安祥,也是对诗人理想生活的隐喻。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泊马公岭》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徐玑(约1162-1214),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平阳人。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因时运不济,科举屡次失败。在南宋初期,他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丰富了人生阅历。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寄情于山水,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泊马公岭》这首诗正是徐玑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泊舟马公岭,所见青山、古松、江风等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是他对当时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徐玑在面对时代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