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流压雨赠同邸李计议
客裹遭多难,相逢意已降。
酒殷同晚店,烟雨隔秋江。
许国心独壮,论兵世少双。
将门寻旧续,应不记蓬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我们重逢了。
在夜色下的客栈,我们一起分享美酒。
秋天的江河,被烟雨水雾所隔。
我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却无人能懂。
这里是将军的家,我想寻找那过去的回忆。
我不应该记得那个蓬门小窗的日子。
去完善
释义
1. 西兴: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北部。
2. 赠:送给,这里指的是诗人赠送给朋友的一首诗歌。
3. 同邸:同乡或者同学的意思。
4. 李计议:指李计议这个人,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或同僚。
5. 客裹:指在外漂泊、旅居的人。
6. 遭多难:遇到很多苦难。
7. 相逢意已降:意思是当诗人与李计议相遇时,原本沉重的气氛已经得到了缓解。
8. 酒殷:酒足饭饱的意思。
9. 许国:指愿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10. 论兵:讨论军事问题。
11. 应:应该。
12. 蓬窗:指简陋的房屋,这里代指贫寒的家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作品,描述了与友人李计议在旅途中相遇的情景。首联“客裹遭多难,相逢意已降”,表现了诗人在动乱年代中的漂泊之感,以及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颔联“酒殷同晚店,烟雨隔秋江”,描绘了夜晚酒店的美景,以及江上烟雨笼罩的景象。这一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颈联“许国心独壮,论兵世少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之心,以及对军事战略的独特见解。这一联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军事才能。尾联“将门寻旧续,应不记蓬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在军事方面有所作为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也应有这样的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兴流压雨赠同邸李计议》是南宋诗人徐玑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左右,也就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徐玑作为一个文人,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一时期的影响。
在徐玑生活的年代,南北宋交替,政治局势紧张。北方的金国对南方的南宋虎视眈眈,战争频发。而南宋朝廷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官僚腐败,民不聊生。徐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他的诗歌创作也因此充满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徐玑以西兴流压雨这一自然景象为引子,表达了对同邸李计议的关心和问候。同时,通过描述雨水冲刷地面的场景,隐喻了希望洗净世间污秽、净化人心的愿望。这首诗既展示了徐玑的人道关怀,又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