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鸠

标题包含
闻鸠
桃李无情花自妍,竹根行复破苔痕。 新妇抱儿未归去,愧死鹁姑啼满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桃树和李树并无感情,但花朵依然独自盛开。竹子根部不断生长,打破了青苔的痕迹。新婚的妻子抱着孩子还没有回家,真是羞愧难当,就像园子里的鹁鸪鸟一样在啼鸣。
去完善
释义
1. 桃李:这里指的是桃树和李树,二者皆落叶乔木,是春天主要的开花树种。桃李还表示美好与纯洁的事物。 2. 无情:没有情感或感情。在这里,桃李被拟人化地赋予了人的情感。 3. 花自妍:花儿自然盛开。妍,美丽,美好的样子。 4. 竹根:竹子根部。 5. 行复:即“行且”,一边行走一边。 6. 破:这里指冲破,压过。 7. 苔痕:青苔的痕迹。 8. 新妇:这里指刚嫁入夫家不久的新娘。 9. 未归去:没有回去。归去,回家去。 10. 愧死:极度羞愧。 11. 鹁姑:即布谷鸟。 12. 啼满园:整个园子里都响起了叫声。
去完善
赏析
《闻鸠》是南宋诗人薛季宣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中通过桃李花开、竹根生长、新妇抱儿和新鸠啼鸣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繁衍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桃李无情花自妍”以桃李之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无情。尽管花开花落,但它们的美丽依然存在,正如人生中的一些美好事物,虽然无法永存,但依然让人留恋。 次句“竹根行复破苔痕”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生命力。竹子根部突破地面,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断更新。这种力量让诗人感叹不已,也为后文铺垫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紧接着第三句“新妇抱儿未归去”,描述的是新妇怀抱婴儿未能回家的场景,进一步传达了生活的现实与人情温暖。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对于家庭情感的深厚关切。 末句“愧死鹁姑啼满园”中,诗人巧妙地将“鹁姑”即斑鸠的形象融入诗歌之中。斑鸠啼鸣的声音打破了园中的宁静,似乎在为新妇的境遇而鸣不平。这里诗人通过斑鸠啼鸣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忧愤,流露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与思考。 综上所述,整首诗将生命、生活、哲理和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鸠》是南宋诗人薛季宣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到斑鸠叫声时的感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但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生平了解到,他生活在南宋晚期,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人同时代。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外患不断,民间疾苦严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斑鸠叫声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其次,关于诗人的人生际遇。薛季宣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曾在朝廷任职。然而,他在任期内因直言不讳,触犯了权臣秦桧,被贬谪出京。这一经历使他对官场黑暗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在《闻鸠》一诗中得到了体现。 再次,关于时代背景。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对外屈服,对内压迫百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诗人,尤其是像薛季宣这样的关心民瘼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闻鸠》一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