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
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郭门,一迳秋草间朝昏。
何须笔冢高百尺,池墨黯黯今犹存。
童乌侯巴竟零落,玄学无人终寂寞。
汉家执戟知几年,垂老身没天禄阁。
俗儿纷纷重刘向,思苦言艰动嘲谤。
汉已中天雄亦亡,不较空文从覆醤。
如今却作给孤园,吐凤亭前池水寒。
安得斯人尚可作,会有奇字令君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有没有看到子云在西边的草地上将玄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条小径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被秋天的新草覆盖着。
何须用尽精力,笔冢也许高达几百尺,但池边暗淡的墨迹仍然存在。
儿童们可能会逐渐变老并消逝,所以学习玄学的渴望在人群中逐渐消退,最后陷入沉寂。
我们仍然可以回想起汉朝时期的那些持戟之人才,他们离开时已经年老并且被埋在天禄阁中。
世上很多人非常重视刘向的作品,但追求深奥学问的人往往受到嘲讽和诽谤。
汉朝早已过去,英雄也已消亡,不要再把空头理论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了。
现如今,那只能被看作是给人孤独的园子,吐凤亭前的水池一片寒冷。
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志同道合之人再次出现,他会带来让你惊艳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去完善
释义
《墨池》宋京
1. 子云: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字子云。他在四川成都的住所附近有一片空地,后来被称为“子云草玄”的地方。
2. 西郭门:指成都的西门。
3. 一迳秋草间朝昏:形容杂草丛生的景象。
4. 笔冢:指古代文人墨客埋葬笔的地方。
5. 童乌:指汉代的孔融。孔融才学出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鲁国之宝”,后被曹操杀害。
6. 侯巴:指汉代的张衡。张衡曾任太史令,精通天文、地理、文学等领域。
7. 玄学:指道家的学说。
8. 汉家执戟:指汉代的天子。执戟是天子的护卫官。
9. 天禄阁:汉代皇家图书馆的名称。
10. 刘向: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11. 思苦言艰:形容思考深刻、语言艰涩。
12. 汉已中天:指汉朝的国势达到顶峰。
13. 雄亦亡:指扬雄已经去世。
14. 不较空文从覆醤:指不重视空洞的文章。
15. 给孤园:佛教寺院的别称。
16. 吐凤亭:传说中的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17. 安得斯人尚可作: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
18. 会有奇字令君看:表示自己会展示出奇特的才华,让朋友们欣赏。
去完善
赏析
《墨池》是宋京的诗歌名篇,诗中用“子云”、“童乌”等典故抒发怀才不遇之感,以及对时局的不满与嘲讽。诗人在观察“墨池”之际,感叹汉家风流人物的零落,以及后世的庸俗无知。同时,他期待能遇到一位懂得欣赏的人,共同探讨文学的奥秘。这首诗通过墨池这一具体意象,寄托了诗人无尽的感伤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墨池》是宋代诗人宋京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时期(960-1127年)。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高峰,因此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很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在这个时间段内,宋京的人生际遇可能包括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衷和探索。他可能经常参加各种书画展览和交流活动,与其他书法家和学者相互学习、交流心得。此外,他也可能在游学途中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宋京生活的时代,北宋的文人士大夫们非常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他们不仅在书法技法上进行创新,还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士子在应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这些时代背景都为《墨池》这首古诗的创作提供了浓厚的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