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

标题包含
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
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 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 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 衙回不用展山图,直到岩边看秋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环绕的山中,有一座美丽的资州城,而那神秘的北岩则隐藏在这座城市的最深处。它犹如一块翠绿的宝石,嵌在环抱着阳光的云端之中,高耸入云的飞阁仿佛要冲破云霄。游人们只是欣赏着这座城市的美丽,却不知在山谷深处的隐者们正享受着那份宁静与喜悦。在这里,炎炎夏日并无酷热,冬天也有繁花飘落。夜幕降临,月亮映照在苍老的楠木上,投下如同车轮般巨大的影子,从山涧奔涌而出的乳泉飞溅出无数细小的水珠,闪耀着波光粼粼的光芒。那些为名利奔波的人们啊,早晚会明白真正的自由是无事一身轻的道理。那位身穿红莲长袍的青城客人,却因友情的牵绊无法离开此地。当他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后,不必打开地图找寻那美好的景色,只需走到山岩边,就能欣赏到满山的秋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1. 资州:地名,即今天的四川省资阳市。 2. 翠壁嵌空抱日明:形容北岩的山势陡峭,阳光照在山上形成翠绿的光影。 3. 飞阁横斜矗天起:描述北岩上的楼阁建筑,凌空而立,横斜错落有致。 4. 苍楠:树名,也指绿色的树木。 5. 乳泉溅瀑波生鳞:形容瀑布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水波生鳞。 6. 红莲幕下青城客:诗人的自称,以红莲幕和青城客来形容自己的身份。 7. 五斗留人归未得:用五斗米挽留诗人,他尚未能离开。 8. 展山图:打开山景地图,查看北岩的位置。
去完善
赏析
《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是宋代诗人宋京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资州北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开篇即点明了资州北岩的位置,位于云山之中,为下文对景色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颔联“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通过对翠壁、飞阁的描绘,展现了北岩的雄奇壮丽。 颈联“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这一联揭示了世人对于城市的偏爱,以及对山中生活的无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山中幽居生活的向往。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描绘了北岩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观。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这一联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苍楠倒映月光的美丽画面和瀑布流水之声。 尾联“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表明作者对于名利的态度,认为忙碌追逐名利的人应该放下这些负担,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通过对资州北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是宋代诗人宋京所作。此诗创作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冬天。此时正值北宋末年,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斗争激烈,外患频繁。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宋京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这使得他对朝廷的腐败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大观年间,宋京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文学艺术。 在这次资州北岩之游中,宋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他将内心的感慨化为诗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首诗反映了宋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风骨和气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