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周文王庙 其一
征西将帅念君王,刻石巴山事渺茫。□载衣冠付冥寞,路人无语奠椒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征伐西边的将领思念君王,雕刻在巴山的石头上的是那么久远的事情。那些古老的英雄们早已长眠于地下,行人路过此地也只能默默地献上酒食悼念他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征西:向西出征。这里指平定西方的叛乱。
2. 君王:指周文王。
3. 刻石巴山:在巴山地区刻石纪念。这里是指古代周文王在巴山地区的事迹已经模糊不清。
4. □载衣冠:指周文王的衣冠冢。
5. 冥寞:指阴间。
6. 路人:指路过的行人。
7. 奠椒浆:用椒浆祭奠。椒浆是一种古代祭祀用的酒。
去完善
赏析
《留题周文王庙 其一》以“征西将帅念君王”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对于逝去君王的怀念。而“刻石巴山事渺茫”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久远。接下来的“□载衣冠付冥寞”揭示出世人已淡忘这位君王,只留下一些传说和遗迹供后人凭吊。最后的“路人无语奠椒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路过的行人无言地献上椒浆,以此悼念逝去的君王。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周文王庙的描述,展现了历史长河中许多被遗忘的人物和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感慨和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周文王庙 其一》为宋代诗人宋京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位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富强,社会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宋京正值壮年,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心,积极参政议政,是一位负有责任的士大夫。然而,在这个看似和平繁荣的时期,政治斗争却日益激烈。面对这种矛盾交织的现实,诗人深感忧虑和悲凉。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借古讽今,通过对周文王的赞美,寄寓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人生价值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社会民生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