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颜伯奇
情深袂怕分,岂不欲辞君。
转柁方乘晓,思山已隔云。
菊当前路见,鴈在半江闻。
把盏秋才好,遥怜白鹭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情意深厚不怕分别,但并非不想告辞与你。
船儿调转方向才乘着黎明,思念的山头已被云雾隔离。
路边的菊花映入眼帘,大雁在江面飞行声入耳。
拿着酒杯感受秋天的美好,远远地怜悯那一群白鹭。
去完善
释义
寄别颜伯奇: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古诗。
张弋:南宋诗人。
情深袂怕分:情感深厚到不舍得分开。袂,衣袖。
岂不欲辞君:哪里是不想离开你呢?这里的“辞”是告别的意思。
转柁方乘晓:船要转向,正好在早晨的时候。柁,船舵。
思山已隔云:思念的家乡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仿佛隔着云层。
菊当前路见:在路上可以看到菊花。
雁在半江闻:听到的雁叫声似乎就在江水的那一边。
把盏秋才好:在秋天这个美好的时候,举杯喝酒。
遥怜白鹭群:远远地看到一群白鹭,心生爱怜。
去完善
赏析
《寄别颜伯奇》这首诗歌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深深不舍。开篇两句“情深袂怕分,岂不欲辞君”,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离别的痛苦。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转柁方乘晓,思山已隔云”、“菊当前路见,鴈在半江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最后的两句“把盏秋才好,遥怜白鹭群”,则暗示了诗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对友人寄予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别颜伯奇》是南宋诗人张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5年(宋光宗绍熙五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一年里,张弋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他还要面对战乱带来的离乱之苦,这使他更加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然而,正是这样的逆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将自己的感慨和忧思倾注于诗歌之中。
在这个时期,张弋所处的时代背景也相当复杂。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不断,尤其是宋光宗时期,皇帝的昏庸无能使得政局动荡不安。此外,北方的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也日益加剧,这使得南宋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张弋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