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楚州

标题包含
楚州
落帆停鼓鹳湖头,两度因循到楚州。 柳下人家曾识面,笑求新句写粧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靠在湖边驿站,接连两次来到了楚州之地。 在这里,柳树下的屋舍仿佛是故人相识的地方,于是微笑着求得新的诗句来描绘这美丽的楼宇风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历史上曾是楚国故地。 2. 落帆停鼓:指船只靠岸,停止航行。 3. 鹳湖头:即鹳雀湖,位于湖北省安陆市。 4. 两度:两次。 5. 因循:按照一定的时间或次序逐渐推进,此处可理解为再次来到。 6. 柳下人家:居住在柳树下的农家。 7. 识面:相识;认识。 8. 笑求:请求微笑。 9. 新句:新的诗句。 10. 粧楼:女子的妆楼,泛指女性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两次来到楚州的所见所感。首句“落帆停鼓鹳湖头”描绘了船只靠岸的场景,展示了诗人旅途中的悠闲心情。第二句“两度因循到楚州”则意味着诗人故地重游,对楚州充满了熟悉与亲切之感。接下来的两句“柳下人家曾识面,笑求新句写粧楼”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不仅感受到家乡的温馨,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希望为妆楼题词赋诗。这首诗的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楚州》是南宋诗人张弋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5年,正值金兵南侵、战乱频仍之际。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诗人以“楚州”为题,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破碎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张弋本人曾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他的诗作多以反映民间疾苦为主,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在这首《楚州》中,他通过追忆古代楚州的历史和英雄人物,表达了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振奋精神,抗击侵略,恢复河山的心愿。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影响。当时文人墨客以抒发个人情感为风尚,张弋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时局艰难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