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别紫芝
吟苦事俱废,拙深贫未除。
年来如旅鴈,秋至即移居。
古道行黄叶,空囊贮素书。
一生江海恨,惟子最知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悲吟诗句颇觉苦,才华质朴皆难去。
岁月如飞雁迁徙,秋季来临迁居地。
古道上黄叶满地,行囊空空仅存书信。
终生漂泊心怀憾,唯有知己最知情。
去完善
释义
1.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2. 紫芝:指作者的朋友。
3. 吟苦:形容写诗辛苦,这里借指作诗创作的辛劳。
4. 事俱废:所有的事情都荒废了,指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5. 拙深:天生的愚钝和憨厚。
6. 贫未除:贫困没有消除。
7. 年:年份。
8. 旅鴈:迁徙的雁群,这里比喻四处漂泊的人。
9. 秋至:秋天到来。
10. 移居:搬家,迁移。
11. 古道:古老的道路。
12. 黄叶:枯黄的树叶。
13. 空囊:空的口袋,形容贫穷。
14. 素书:古人用的白色纸张写成的书信,这里指普通的信件。
15. 一生:一辈子。
16. 江海:江河湖海,这里指广大的世界。
17. 恨:遗憾。
18. 惟子:只有您。
19. 最知余:最能了解我。
去完善
赏析
《豫章别紫芝》是唐代诗人张弋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述了作者生活贫困、诗词歌赋的创作亦陷入困境的状况;颔联以旅雁迁徙的生动形象,表现了诗人在秋天时的无奈与疲惫;颈联则以古道和落叶为景,寓意着作者人生的艰辛历程;尾联则通过与朋友的离别,表现出作者孤独的悲伤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深沉而质朴,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豫章别紫芝》是南宋诗人张弋在公元1187年左右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金国对南宋的侵略,社会矛盾加剧,民生疾苦,这使张弋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结识了许多有志之士,参与了抗金运动,这些经历都使他深感国家民族危机,并在他的诗作中表达出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反映了张弋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