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谦父之清江因简希亮
吟诗夕阳里,相送上潇滩。
前路逢梅处,同谁倚棹看。
岁穷风力紧,江阔鴈声寒。
持此呈苏李,人生识面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夕阳下吟咏诗篇,相送到江边渡口。
前方遇见梅花盛开的地方,不知会有谁陪伴一起倚着船桨欣赏。
年终时节风大天冷,江河辽阔雁群叫声凄凉。
将这些景象呈献给苏李二人,因为人生中相识实在不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宋谦父:古人名字,此处是姓宋名谦父的一个人。
2. 之:动词,去、往的意思。
3. 清江:水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
4. 简:书信。
5. 希亮:人名,与宋谦父为朋友关系。
6. 吟诗:指创作诗歌。
7. 夕阳里:夕阳之中。
8. 相送:相互送别。
9. 潇滩:湖南省道县的潇滩河。
10. 前路:前面的路途。
11. 逢梅处:遇见梅花的地方。
12. 同谁:与谁一起。
13. 倚棹看:依靠船桨观赏。
14. 岁穷:一年的末尾。
15. 风力紧:风大寒冷。
16. 江阔:江河宽阔。
17. 雁声寒:大雁的叫声显得寒冷。
18. 呈:展示、告诉。
19. 苏李:古代文人苏轼和李白的并称。
20. 人生识面难:指人生中认识新朋友很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张弋在夕阳中吟诗为友人宋谦父送行,即将分别的两人站在潇滩之上,诗人想象着前方的路程,梅花盛开的季节,他们可能会与谁一同赏景、靠舟。冬日寒风凛冽,江河辽阔,大雁的叫声更显寒冷。诗人借此向友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相识不易,离别时更应珍惜。这首诗借景抒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送宋谦父之清江因简希亮》,是宋代诗人张弋创作于南宋时期的一首送别诗。
在这个阶段,中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北方民族逐渐崛起,使得中原地区的政治局势陷入动荡之中。尽管当时的南宋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但内部的政治斗争仍然激烈,外部面临着强大的军事压力。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普遍具有忧患意识,对人生际遇和社会现实表现出深深的关注和思考。
作为诗人张弋而言,他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也同样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送宋谦父之清江因简希亮》正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为送别好友宋谦父前往清江而作的一首诗。在诗中,张弋既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向好友发出了共同为国家出力的呼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