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
画船椎鼓过龙湾,回首升州只见山。
前日方来今又去,闲人元自不曾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坐装饰华美的游船,在鼓声中划过龙湾,回望升州,只看到一座座青山。昨天才来到这里,今天又要离去,我这个无所事事的人其实一直都不曾清闲。
去完善
释义
《龙湾》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张弋创作的一首描绘金陵风光的诗。以下是注释:
1. 龙湾:此处指南京附近的一处水域,位于长江与秦淮河的交汇处。
2. 画船:装饰精美的游船,通常用于皇家或贵族游览。
3. 椎鼓:击鼓,这里形容船队行进时敲击锣鼓的情景。
4. 升州:古代地名,位于南京市南部,这里代指南京。
5. 前日:前几天。
6. 闲人:没有具体工作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游客或者无所事事的人。
7. 元自:原本就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乘坐画船经过龙湾时,回头望去,只见远处升州的山峦。诗人以画船、椎鼓、龙湾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同时,通过“前日方来今又去”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闲人元自不曾闲”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矛盾,表达了其向往自由却又无法摆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湾》是南宋诗人张弋的作品。据史书记载,张弋生活在宋宁宗时期(1194-1224),即南宋中期。这一时期,北宋灭亡后不久,南宋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金朝的入侵和内部政治斗争使得国家局势紧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弋经历了诸多人生际遇,既有国家动荡的忧虑,也有个人生活的困顿。然而,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坚持理想,关注民生,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龙湾》一诗中,张弋描绘了龙湾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着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张弋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这些都是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体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