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蔡监丞赴高邮

标题包含
送蔡监丞赴高邮
城古似盘盂,荣分刺史符。 夏新看藕叶,夜久见蠙珠。 吏过朱方接,山从邵伯无。 文游遗迹在,民俗易相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城如同盘中盛器,荣誉归功于刺史的治国之道。夏天里新生的莲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夜晚来临,蚌珠在水中闪烁。当官吏们经过朱方,两岸的山川却并不因邵伯的存在而变化。尽管那些文人的遗迹已经不再,但当地的民俗仍然受到他们的影响,百姓们也依旧信仰着他们。
去完善
释义
1. 城古似盘盂:这里的“盘盂”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这里用来比喻高邮城的古老。 2. 荣分刺史符:这里的“刺史符”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任命凭证。 3. 夏新看藕叶:这里的“藕叶”指的是荷叶,这里是说夏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新鲜的荷叶。 4. 夜久见蠙珠:这里的“蠙珠”指的是珍珠,这里是说夜晚的时候可以见到闪闪发光的珍珠。 5. 吏过朱方接:这里的“朱方”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京一带。 6. 山从邵伯无:这里的“邵伯”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 7. 文游遗迹在:这里的“文游”指的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这里是说高邮还有文人墨客留下的遗迹。 8. 民俗易相孚:这里的“相孚”指的是相互信任,这里是说高邮的民风比较淳朴,人们容易相互信任。
去完善
赏析
《送蔡监丞赴高邮》是一首描绘高邮地区风景与文化的诗作。开篇“城古似盘盂”表现了古城的高雅古朴,接下来的“荣分刺史符”暗示了诗人对于这位新任高邮刺史的尊敬和期待。紧接着“夏新看藕叶,夜久见蠙珠”描绘出高邮地区的自然美景,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后面的“吏过朱方接,山从邵伯无”则是对当地环境的生动描绘。最后两句“文游遗迹在,民俗易相孚”表明高邮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这里的人们也易于相处,展现了作者对高邮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令人陶醉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蔡监丞赴高邮》是南宋诗人张弋在淳熙年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淳熙年间,宋金两国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但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这时,南宋皇帝赵昚已经年迈,政权逐渐被权臣韩侂胄掌控。由于韩侂胄的大力推动,“道学”一词开始成为敏感词汇,许多学者受到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弋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知识分子,对时局充满了忧虑。 蔡监丞此时奉命前往高邮任职,即将远离故乡。张弋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希望他能够在新的职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同时,这首诗也是张弋自己对当时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实现太平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