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阻风寄城中故人
欲行行未得,累日滞孤舟。
月照山皆近,风吹水倒流。
地名人不识,秋景客相愁。
忆你惟成梦,遥知独倚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出发却又未能如愿,连续数日停泊在孤独的船上。
月亮照耀下的群山似乎都变得亲近,微风吹过水面却令其逆流而上。
地名叫什么无人知晓,秋季的景色让异乡人倍感忧愁。
回忆你时只能在梦中相见,遥远的你是否独自依靠着楼阁栏杆。
去完善
释义
《彭蠡阻风寄城中故人》注释如下:
1. 彭蠡:鄱阳湖的古称,位于江西省北部。
2. 阻风:被风吹阻,此处指因风浪太大而停泊。
3. 故人:老朋友。
4. 行行:连续前行,这里表示想离开却无法离去。
5. 累日:连日。
6. 滞:停滞不前。
7. 孤舟:孤独的船只。
8. 月照山皆近:月亮照射下的山峰显得非常接近。
9. 风吹水倒流:风吹过水面,让水看起来像是在倒流。
10. 地名人不识:指的是在陌生的地方,连地名都不知道。
11. 秋景:秋天的景色。
12. 客相愁:客居在外的人感到忧愁。
13. 忆你惟成梦:想念你只能在梦中相见。
14. 遥知:在远方知道。
15. 独倚楼:独自站在楼上。
去完善
赏析
《彭蠡阻风寄城中故人》是宋代诗人张弋的作品,诗中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遭遇困难时思念故人的心情。诗句通过描绘彭蠡湖的风物景色,借景生情,表达出自己孤独无助、渴望与故人相聚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堪称古代文人抒情诗歌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彭蠡阻风寄城中故人》是宋代诗人张弋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前后)。这首诗以描绘彭蠡湖的风浪为主,表达了诗人旅途中感受到的艰难困苦,并抒发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张弋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科举失利,无法进入官场,只能四处漂泊,以卖字为生。这种艰辛的生活使他更加珍视友谊和亲情,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因此,当他遇到风浪阻碍时,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远方的故人,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宋光宗时期,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但科举制度仍然相对严格,许多有才华的人难以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使得许多文人士子选择了归隐田园、游历山水的生活方式,以排解心中的郁闷。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弋的诗歌无疑具有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