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禅林寺

标题包含
游禅林寺
寺置萧梁曾识少,今朝藓磴始经过。 天低落日江湖远,烟冷风清竹树多。 虫引翠禽行坏屋,马惊白犬吠悬萝。 一僧九十形容古,岩下逢予忽浩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寺庙中曾经认识的那座萧梁,今天开始顺着长满苔藓的石阶走过。 天空低垂,太阳即将落下,江湖显得格外遥远;烟雾弥漫,带着冷冷的风,竹子与树木更加繁茂。 翠鸟在坏掉的房屋周围引来了虫子,马匹受到了惊吓,对着悬挂的藤蔓狂吠。 一个年老的僧人,九十高龄,形容枯槁,突然在山岩下唱起了豪放的歌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禅林寺:题目,描绘作者在禅林寺的游览经历。 2. 张弋:诗人名字。 3. 寺置萧梁曾识少:萧梁,指南北朝时期南朝的萧梁政权;识少,指的是对这座寺庙了解较少。 4. 今朝藓磴始经过:今朝,今天;藓磴,长满苔藓的石阶。这句意思是今天才开始走过这座寺庙的长满苔藓的石阶。 5. 天低落日江湖远:天低,天空看起来很低,形象地描绘出视野开阔的景象;落日,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江湖,江水和湖泊,这里泛指河流和水面。这句意思是夕阳西下,天空显得很低,远处江河湖海的美景映入眼帘。 6. 烟冷风清竹树多:烟冷,烟雾弥漫且感觉寒冷;风清,微风轻拂,空气清爽;竹树多,竹林和树木繁多。这句意思是烟雾中带着寒意,清风吹拂,周围的竹子和其他树木郁郁葱葱。 7. 虫引翠禽行坏屋:虫引,虫子引领;翠禽,绿色的鸟类,这里指翠鸟;行坏屋,行走在破旧的房屋之间。这句意思是翠鸟在破旧的房屋间飞舞,似乎是被虫子吸引而来。 8. 马惊白犬吠悬萝:马惊,马匹受到惊吓;白犬,白色的狗;吠悬萝,对着悬挂的藤蔓吠叫。这句意思是马匹突然受惊,白色的小狗对着悬挂的藤蔓吠叫。 9. 一僧九十形容古:一僧,一个僧人;九十,年龄九十岁;形容古,容貌古朴,显得非常老迈。这句意思是遇到一个年老的僧人,他的外貌显得非常苍老。 10. 岩下逢予忽浩歌:岩下,山岩之下;予,我;忽浩歌,忽然大声歌唱。这句意思是在山岩下与我相遇时,这位年老的僧人忽然放声高歌。
去完善
赏析
《游禅林寺》是一首描绘游历禅林寺的诗,全诗情感丰富、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展现了禅林寺的宁静与幽深。 “寺置萧梁曾识少,今朝藓磴始经过”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叙述了诗人初次游览禅林寺的经历。 “天低落日江湖远,烟冷风清竹树多”则描绘了禅林寺周围的环境,夕阳西下,江面开阔,烟波浩渺,清风拂过,竹影婆娑。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让人心旷神怡。 “虫引翠禽行坏屋,马惊白犬吠悬萝”则是具体描绘了诗人在禅林寺中的所见所闻,虫鸣鸟啼,马嘶犬吠,生动地展示了寺庙的自然生机。 最后两句“一僧九十形容古,岩下逢予忽浩歌”则通过一个九十高龄的老僧在岩石下突然放声歌唱的场景,表现了老僧的豁达和乐观,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禅林寺》是宋代诗人张弋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当时社会文化繁荣,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普及民间。诗人在此背景下,深感寺庙的宁静与超脱,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张弋正处于中年阶段,人生阅历丰富。他曾在官场上任职,但因性格耿直而遭受排挤,后来辞官回乡。在这段人生经历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世间的纷扰与纷争,对宁静的寺庙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 此外,当时正值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使得很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追求心灵的慰藉。张弋身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深受影响,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