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苏希亮
因何也识闲名字,遂托交游索近诗。
想像独吟应更苦,分明此意似相知。
空林日短归鸦早,远水寒多鴈到迟。
安得你来同度岁,传闻画笔最清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何认识这个悠闲的人儿,我随即通过友人寻求他最近的诗篇。
想象着他独自吟咏时定是更添几分苦涩,然而这种情感分明又是互相理解的。
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投下短影,归鸦早早地回到巢中;遥远的水面上寒气加重,雁群的到来也显得迟缓。
如何才能邀请你来共度这岁月?听闻你的画笔独具清雅别致之美。
去完善
释义
《寄苏希亮》注释如下:
1. 苏希亮:字公亮,北宋著名文人。
2. 因何也识闲名字:表示为何会认识这个隐逸的诗人。
3. 遂托交游索近诗:表示通过朋友的交往来索取你的新作品。
4. 独吟:独自吟咏,表示苏希亮独处时的写作状态。
5. 安得你来同度岁:意思是希望你能过来一起过年。
去完善
赏析
寄苏希亮:诗人寄给朋友苏希亮的这首诗表达了他们对彼此诗词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未见过面。诗歌通过描述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对方才华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苏希亮》是南宋诗人张弋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弋在这一年遭遇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变故,他的家乡发生了战乱,家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这让他深感痛苦和无奈。在这段时间里,他对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了深刻的反思。
当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民生疾苦,国势衰微。在这种背景下,张弋作为一个文人,深感自己无力改变国家的命运,但他依然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传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
《寄苏希亮》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患意识。这首诗既反映了张弋的个人经历,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