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送丕父

标题包含
再送丕父
弟行兄出送,有约共凭栏。 草木雨初过,江湖路转难。 同怀年各长,重别酒无欢。 明日双钟下,苍崖应独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弟弟要去远行,哥哥前来送行,两人相约共同倚靠栏杆。 此时雨水刚刚洒过草木,江湖之路变得曲折艰难。 兄弟两人的年龄都增长了,再次分别时喝酒也没有欢乐的气氛。 明天,在钟声敲响的时刻,哥哥应该独自站在苍茫的山崖上遥望远方。
去完善
释义
【弟行兄出送】兄弟之间相互送别。 【有约共凭栏】约定共同站在栏杆边,比喻兄弟情谊深厚。 【草木雨初过】形容雨水过后,草木清新。 【江湖路转难】在江湖闯荡的道路充满曲折与困难。 【同怀年各长】兄弟二人年龄都增长了一岁。 【重别酒无欢】再次离别时,饮酒也无法排解忧愁。 【明日双钟下】指第二天清晨。 【苍崖应独看】暗示分别后,哥哥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赏析
《再送丕父》是宋代诗人张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兄弟离别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首联描述了兄弟分别的情景,哥哥送弟弟离去,两人相约在栏杆旁告别。颔联通过描述自然环境,如雨后草木和曲折的江湖之路,暗示了离别的不易和道路的艰辛。颈联表达了诗人与弟弟重逢的喜悦以及离别的无奈。尾联则设想了明天的场景:当钟声响起时,诗人将独自站在苍崖上,遥望弟弟离去的方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和离别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送丕父》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弋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朽、民生疾苦,然而文人士大夫们却沉溺于文艺消遣,这使得张弋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张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怀抱着报国之志,却因战乱和仕途不顺而壮志难酬。在此过程中,他与挚友丕父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当丕父即将离去时,张弋以这首诗歌为他送行,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首诗中,张弋借用了古代送别的传统意象,如“柳”“酒”等,来表达他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同时,他也用“南浦”“洛阳”等地名,暗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弋在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