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巳日

标题包含
上巳日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何事欢娱中,易觉春城暮。 物情重此节,不是爱芳树。明日花更多,何人肯回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上巳节的曲江边,繁华热闹如同城市里的街道。在这地方,想要寻找的人都能遇见。 阳光离这里还很远,翠绿的帷幕如同薄雾一般。为什么在欢乐的时光里,却容易察觉到春天的傍晚? 人们看重这个节日,不只是因为喜欢花朵树木。明天的花朵会更多,但谁会愿意回头看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上巳:古代节日名。每年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举行。 2. 曲江滨:指曲江池边。曲江池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南。 3. 市朝路:闹市区的道路。市朝,繁华的市场和官署所在地。 4. 翠幕:绿色帷幕,借指精美的车盖。 5. 芳树:泛指春天的树木。 6. 花:指春天盛开的鲜花。
去完善
赏析
《上巳日》刘驾是一首描绘春日聚会的古诗。诗人以曲江、翠幕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喧闹的春游场景。“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展现了阳光与翠幕之间的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在诗歌的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人们对于春花的短暂欣赏,以及花期过后无人问津的现象。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之物的态度,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巳日》是唐朝诗人刘驾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致的古风诗。此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左右,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的大唐江山繁茂,物阜民丰,文化艺术繁荣昌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上巳节这一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以洗濯的形式祈求平安。在这祥和的氛围中,诗人刘驾眼见春光明媚、繁华盛世的情景,感触颇深。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愿,以及国泰民安的愿景。然而,在他诗意化描绘的背后,也暗含着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悯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