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樵翁

标题包含
樵翁
独入深山信脚行,惯当䝙虎不曾惊。 路傍花发无心看,惟见枯枝刮眼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漫步进入深山林间,习惯面对凶猛野兽不再惊慌。 路边盛开的花朵无心欣赏,只看见干枯树枝在阳光下闪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樵翁:打柴的老人。 2. 信脚行:漫无目的地行走。信:听任,随便。 3. 䝙虎: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借指凶恶的人或事物。
去完善
赏析
《樵翁》是诗人蒋吉的一首描绘劳动者形象的诗。诗人以樵夫为主角,通过其生活片段展示了他的勇敢、勤劳和坚定的信念。首句“独入深山信脚行”勾勒出樵夫深入莽莽森林的形象,“信脚行”表示他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行走。次句“惯当䝙虎不曾惊”突显了樵夫的勇敢精神,即便面临猛兽,他也毫无畏惧。接下来两句,“路傍花发无心看,惟见枯枝刮眼明。”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无华,又暗示了他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樵翁》是明朝诗人蒋吉所作的一首描绘劳动者形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时期,具体时间未详。在这段时间里,明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有所改变。 在这个时期,诗人蒋吉的人生际遇尚不清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关注民生、热爱自然,对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以樵翁为题材,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劳动者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在明朝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是社会的基本阶层。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他们为了生活而辛勤劳动,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蒋吉在《樵翁》中以樵翁作为劳动者的代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关爱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他在诗中写道:“五岳归来不读书,十年磨剑竟何如?”这是对樵翁勤劳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劳动者在社会地位上的低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