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庙
无端舍钓学干名,不得溪山养性情。
自省此身非达者,今朝羞拜四先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意放弃垂钓而转向追求名利,无法在山水间修养我的性情。
自我反省我并非一个豁达的人,今天羞愧地面对四位先贤。
去完善
释义
1. 无端:无缘无故地。
2. 舍钓学干名:放弃钓鱼,学习求取功名。
3. 溪山:溪流山川,指隐逸的地方。
4. 养性情:修养性情,使心灵得到满足。
5. 自省:自我反省。
6. 达者:通达事理的人。
7. 今朝:今天。
8. 四先生:这里指的是“四老”,指的是周颙、顾欢、贺道养和王敬则四位隐士。
去完善
赏析
《四老庙》是南宋诗人蒋吉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通过对汉代四位隐士——严光、黄绮、周党、王霸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
首句“无端舍钓学干名”,诗人以钓鱼这一隐逸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四先生的敬仰之情。他们原本可以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逸生活,却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而放弃了这种生活,投身于政治斗争。这种行为无疑是高尚的,但同时也让人感到惋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溪山之间的闲情逸致。
接下来的“不得溪山养性情”,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惋惜之情。四位先生舍弃了隐逸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在溪山之间陶冶性情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牺牲,但对于国家百姓来说却是值得尊敬的。
然后的“自省此身非达者”,诗人通过自省,认识到自己并非那种能够舍弃个人利益,为国家百姓付出的人。这使他感到羞愧,因为他无法像四位先生那样,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放弃个人的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今朝羞拜四先生”,诗人表达了对四位先生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自己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的高尚行为,因此感到羞愧。但他仍然尊敬他们的选择,认为他们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四位先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从而更加尊敬那些为了国家和百姓而做出牺牲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老庙》是明代诗人蒋吉所创作的一首赞美古人隐逸精神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中期,大约公元15世纪。
在明朝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知识分子往往面临着仕途不顺、官场腐败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放弃功名,归隐田园,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这种隐逸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东晋竹林七贤等作品。
蒋吉作为一位明朝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知识分子相似。他在官场上可能遇到了挫折,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失望情绪。因此,他选择了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
在创作《四老庙》时,蒋吉参考了与四位古人隐士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这四位古人分别是: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杜甫、宋代的陆游和元代的张可久。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以隐逸诗人的身份闻名于世。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不满。
综上所述,《四老庙》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隐逸精神的明朝中期社会,诗人蒋吉受到这些隐士的影响,以他们的故事为素材,创作出了这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