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六
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
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
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
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幼时带着书籍长大,终成举世闻名的成就。
像您这样的稀世英才,自古以来能有几人呢?
山林隐居并非适宜之处,功名事业还需回到庙堂之上。
人间难觅伯乐的慧眼,选拔人才却错失了千里马。
去完善
释义
1. 龆齓:童年。
2. 天上:喻朝廷或京师。
3. 如公:像您一样。
4. 希世:世上罕见。
5. 自古:自古以来。
6. 讵:岂,怎么。
7. 宜去:适宜离开。
8. 看鼎来:寓意功成名就。
9. 无:没有。
10. 伯乐: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11. 龙媒:骏马,这里指贤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公度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华、抱负以及现实困境,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难遇知音的文人形象。
“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两句描绘了友人的童年时光,从小就勤奋好学,最终取得显赫声名。“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则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赞颂他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才华。
然而,接下来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对现实的批判。“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表示友人本应远离尘世的喧嚣,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却因现实的羁绊而未能如愿。“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失望,认为没有像伯乐那样的贤能之人来发现和培养人才,使得许多像龙一样的人才被埋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六》是南宋诗人黄公度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75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正担任南康知军一职。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国家形势较为严峻。然而,黄公度作为一名官员,始终关注民生疾苦,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他在任期间,关心百姓生活,倡导节俭,鼓励农桑,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在个人生活方面,黄公度与宋永交情甚好,两人经常在闲暇之余相互唱和,抒发胸中感慨。爱日楼是宋永的居所,黄公度在和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