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标题包含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北方九月霜,宾盘无生菜。 岭南信地暖,穷冬竹萌卖。 君念庾郎贫,茧栗供庖宰。 中有岁寒姿,真时久不坏。 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 珍可配天花,贱不数石芥。 早薤与晚菘,奴仆望宾介。 文园酒渴余,想不厌姑嘬。 预恐吹作竹,明日东风噫。 急须驱儿童,倾筐携采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北方九月的时节已降霜,餐桌上再无新鲜蔬菜。而遥远的岭南地区气候温暖,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能买到竹笋。你要关爱生活贫困的人,用竹子的果实——笋去烹饪。它们拥有坚韧的品质,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新鲜。 竹笋的前身是渭川一带的竹林,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还债给大地。竹子这种食材珍贵得可以匹配天上之花,但价格低廉到不算作石芥。早薤和晚菘作为辅助的菜品,只能算作宾介的奴仆。文人饮酒之后口渴,品尝竹笋一定不会再感到厌倦。 我担心如果不下手采摘,明天的东风会将竹笋吹成翠竹。赶紧叫上孩子一起去,用篮子装满满满的竹笋吧!
去完善
释义
1. 北方:指产笋地区在中国的北部地区。 2. 九月霜:指秋季的霜降节气,此时气温骤降,天气变冷。 3. 宾盘:宴席上的菜肴。 4. 无生菜:没有新鲜的蔬菜。 5. 岭南:位于中国南部的一条山脉,这里是热带地区,四季温暖,适合竹笋生长。 6. 穷冬:冬天最寒冷的时候。 7. 竹萌:竹笋的嫩芽。 8. 君念庾郎贫:此处引用了古代文人庾信的故事,他曾经居住在南朝梁代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俘至北周,流落北国,生活贫困。 9. 茧栗:这里指的是竹笋的形状,形容竹笋饱满圆润。 10. 庖宰:厨师,这里指煮食竹笋的人。 11. 中有岁寒姿:竹笋在严寒的冬季也能保持生长的姿态。 12. 真时久不坏:竹笋新鲜不易变质。 13. 前身渭川侯:引用姜子牙(前115年—前1002年)的典故,他在渭水边垂钓时被周文王拜为丞相,被封为“渭川侯”。 14. 千亩偿宿债:形容竹笋产量丰富,可以解决长期的食用需求。 15. 珍可配天花:形容竹笋的味道鲜美,可以与天花(一种美味的菌类植物)相媲美。 16. 贱不数石芥:竹笋虽然价格便宜,但味道却不输给价格昂贵的石芥(一种海味)。 17. 早薤与晚菘:都是古人喜欢食用的蔬菜,在这里作为陪衬,衬托竹笋的美味。 18. 奴仆望宾介:这里指宴会上的人们都期待品尝竹笋这道美食。 19. 文园酒渴余:诗人以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为例,描述他在酒后渴望品尝竹笋的心情。 20. 姑嘬:形容大快朵颐的样子。 21. 预恐吹作竹:担心竹笋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22. 明日东风噫:表示担心竹笋因风吹而损坏。 23. 急须驱儿童:催促家中孩童赶快去采摘竹笋。 24. 携采采:带着满满的收获回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竹笋为主题的诗歌,作者黄公度通过对竹笋的描绘,表达了对其品质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感激。诗中提到了南方的气候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买到竹笋,这暗示了竹笋的顽强生命力。接着,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竹笋比作具有高尚品质的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人还提到了竹笋的美味和珍贵,以及自己对于竹笋的喜爱,进一步表达了对竹笋的赞美。最后,诗人担心竹笋被风吹走,急忙让孩子们去采摘,表达了诗人对竹笋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5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一直生活在战乱之中,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痛苦生活。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金兵南下攻宋,使得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黄公度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忧国忧民,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了忧虑。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在黄公度的这首《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中,他用竹笋来比喻人才的涌现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他希望国家能够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摆脱困境,实现繁荣富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之情,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