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慈竹

标题包含
慈竹
慈竹阴初合,新梢翠欲流。 晚摇千尺影,冷撼一堂秋。 笋迸苔痕拆,叶蒙山色幽。 凤凰栖息稳,端为此君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竹林的阴影刚刚融合在一起,新生的嫩绿枝条仿佛要流淌出绿意。傍晚时分,竹叶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秋天的凉意。竹笋穿破青苔生长出来,叶子则映衬着山脉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凤凰鸟选择在竹林里筑巢安家,正是因为这片竹林所散发出的祥和与安宁。
去完善
释义
1. 慈竹:一种竹子品种,因为竹叶形状如鸡爪而被称为鸡爪慈。 2. 阴:这里指慈竹的树荫。 3. 新梢:新生出的嫩枝。 4. 翠欲流:形容绿色的嫩枝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5. 晚摇:在傍晚时分摇曳。 6. 一堂:一个屋子或者大厅。 7. 秋:这里是指秋天的凉意。 8. 笋迸苔痕拆:竹笋从青苔中钻出来,撕破了青苔的痕迹。 9. 叶蒙山色幽:树叶遮挡住了山的颜色,使其显得更幽深。 10.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着祥瑞。 11. 栖息稳:找到了安稳的住处。 12. 此君:指的是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慈竹这一具体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首联描述了慈竹的树荫和新生的嫩绿枝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颔联则用“晚摇千尺影”和“冷撼一堂秋”两个意象,通过视觉和感觉上的效果,强调了慈竹的巍峨壮观以及带给人的寒意,展现出诗人的独特视角;颈联通过对笋子和叶子的描绘,表达了竹子生长的过程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尾联则以凤凰作为参照物,表达了慈竹的安定美好,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慈竹》是南宋诗人黄公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慈竹的形态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下面我将为您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生平事迹推测,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所创作的。 其次,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文学。他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后中进士,历任州县官吏。但在官场生涯中,他因直言不讳、秉公办事而屡遭排挤,最后辞官回乡,过着清贫的生活。晚年的黄公度,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投身于抗金事业,期望能振兴国家。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们往往因为直言不讳、秉公办事而遭到贬谪。黄公度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