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招陈彦招同饮
稻粱未饱且纷纷,鸿鹄低徊鸡鹜群。
万里归心闽峤月,十年旅梦瘴溪云。
隣谙好事频赊酒,家不全贫肯卖文。
未用天涯叹离索,一尊满意说桑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稻谷还没有吃够却已经纷纷落下,大雁和鸡群都在低空徘徊。
万里归乡的心在福建的山峰上,十年的旅行梦想却在瘴气弥漫的小溪边消散。
邻居知道我喜欢喝酒就经常请我喝酒,我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从不卖文章。
不需要在天边感叹离别与孤独,一杯酒就足以让人说起故乡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稻粱:比喻庸俗的事物。这里指平凡的生活。
2. 纷纷:纷繁杂乱的样子。这里指世俗纷扰。
3. 鸿鹄:天鹅和大雁,喻指志在高远的人。
4. 鸡鹜群:鸡和鸭子一起生活的地方,喻指平庸之辈聚集之处。
5. 万里归心:形容离家很远,心中却满怀着回家的愿望。
6. 闽峤:福建一带的山岭,这里指作者家乡所在之地。
7. 十年旅梦:长期在外漂泊,梦境中都在思念家乡。
8. 瘴溪云:瘴气笼罩的溪流边上的云朵,形容偏远地区的荒凉景象。
9. 隣:邻居。
10. 好事:热心肠的人。
11. 赊酒:赊欠买酒,意指与邻居分享快乐。
12. 全贫:完全贫困,这里表示家境并不富裕。
13. 卖文:以写作赚取生活费。
14. 天涯:遥远的地方。
15. 离索:离别,孤独。
16. 一尊:一杯酒。
17. 桑枌:桑树和榆树,代表乡村和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稻粱”、“鸿鹄”、“鸡鹜”、“万里归心”、“十年旅梦”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表现了对于人生旅途中的无奈与不甘。
首联“稻粱未饱且纷纷,鸿鹄低徊鸡鹜群”,以稻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生活的艰辛。鸿鹄指的是大雁,鸡鹜则指代普通的家禽,这里以鸿鹄和鸡鹜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处境。颔联“万里归心闽峤月,十年旅梦瘴溪云”,写诗人离家万里,历经沧桑,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这里“闽峤月”和“瘴溪云”是两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颈联“隣谙好事频赊酒,家不全贫肯卖文”,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结识的朋友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尾联“未用天涯叹离索,一尊满意说桑枌”,虽然远离家乡,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园招陈彦招同饮》是南宋著名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这一年,黄公度刚刚中举人,步入官场,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政治生涯。
在宋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许多士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黄公度也不例外,他自幼勤奋学习,终于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当时的南宋政权正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国家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首诗中,黄公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以西园为背景,邀请好友陈彦招一同饮酒,共度美好时光。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无法忘记自己的责任,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