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其一
末学知归㝢,先生有典刑。 家贫甘半菽,身后只群经。 尊俎言犹在,琼瑰梦已灵。 林宗负全节,无愧冢中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末学知归㝢":这里"末学"指的是作者黄公度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学问不足;"知归㝢"意为知道回到家乡隐居。 2. "先生有典刑":"先生"指逝去的友人张直讲圣行;"典刑"指的是典范和法则。 3. "家贫甘半菽":"半菽"即大豆,这里用来说明张家生活贫困但心态坦然。 4. "身后只群经":表示逝者在离世之后留下的只有丰富的经典著作。 5. "尊俎言犹在":这句话的意思是逝者的教诲依然鲜明如故。"尊俎"是古代宴请的礼器。 6. "琼瑰梦已灵":"琼瑰"是指美好的梦想或理想;"已灵"表示这些梦想已经实现了。 7. "林宗负全节":这里的"林宗"是东汉末年的学者郭泰的字,此处用来赞美张直讲圣行的品质高尚。"负全节"意思是拥有完整的气节。 8. "无愧冢中铭":表示张直讲圣行的人格和他的贡献使得他在墓志铭上也无愧于人们的高度赞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悼念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学者风骨和学术精神的尊崇与敬佩。首联“末学知归庽,先生有典刑”,表现出诗人在学识上的谦逊和对逝去先生的敬慕之情;颔联“家贫甘半菽,身后只群经”则揭示了逝者贫寒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经典文献的专注;颈联“尊俎言犹在,琼瑰梦已灵”进一步表现了对逝者智慧和才情的赞美,并传达出对其离世感到痛惜之情;尾联“林宗负全节,无愧冢中铭”以古代贤者的例子表达对逝者的敬仰,表明他的品德足以使其名垂千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以及对故友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黄公度所作。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年间(1163-1173年),正是南宋时期。在这首诗中,黄公度表达了对挚友张圣行的深切悼念之情。 黄公度在宋孝宗时期曾担任尚书郎、左司谏等要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触怒权臣而遭到排挤。这一时期的他,政治上失意,人生际遇颇为坎坷。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政治局势复杂,朝廷内外矛盾重重。一方面,南宋皇帝赵构为避免战事而求和金国,另一方面,主战派大臣却力主抗金,恢复中原。这种政治斗争的激烈氛围使得文人墨客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影响,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