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潮阳石塔寺

标题包含
题潮阳石塔寺
投檄真成出瘴乡,篮舆渐喜到僧坊。 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投递书信之后真的离开了那瘴气弥漫的地方,坐在竹轿上渐渐喜欢上了接近寺庙的感觉。善解人意的长风吹散了江面的雨水,好像在五月份给赶路的我们带来了凉爽。
去完善
释义
1. 题:诗的题目,此诗为黄公度所写《题潮阳石塔寺》。 2. 潮阳石塔寺:位于广东省潮阳市的一座寺庙。 3. 投檄:指弃官。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4. 真成:确实成了。 5. 瘴乡:指南方热带山林地区。瘴气弥漫的地方。 6. 篮舆:手挽或肩抬的小轿。 7. 僧坊:僧人的住处,即僧寺。 8. 长风:远风;顺风。 9. 解事:懂事;知趣。 10. 乞与:赐予。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投檄”开篇,表达了自己从遥远的瘴气弥漫的乡土投奔潮阳石塔寺的过程,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在行程中的艰辛。第二句,诗人用“篮舆”这个意象生动展现了逐渐抵达目的地时的喜悦。随后诗人写道:“长风解事吹江雨”,这里的“长风”既是实写自然景象,也有象征意义,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对未来乐观的态度。最后一句“乞与行人五月凉”则刻画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一路颠簸来到石塔寺时感受到的一丝清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潮阳石塔寺》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黄公度当时正在广东潮阳任职,担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在这一年里,黄公度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在任期内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力图改革时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此外,他还曾游览潮阳石塔寺,对这座古老的寺庙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从而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黄公度生活的时代,即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权腐朽。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黄公度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