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散步 其二
僧居西畔鹤居南,我向中边住此庵。
岁晚结交松莫逆,老来知味菜分甘。
禅心每日闲中得,世事新从梦里谙。
隠几空明香穗断,净揩双目对晴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僧人住在西边,仙鹤栖息在南方,而我选择居住在中间的这个小庙。
岁月晚矣,我与松树成为好友,一起经历了风霜雪雨;老了以后才懂得,佳肴美味是分着品尝的。
禅意每天都会在闲暇时出现,世间事往往在新梦中才能了解清楚。
我在空明的窗边休息,香烟袅袅,双眼干净明亮地望着晴朗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僧居:寺庙居住的地方。
2. 西畔:西边。
3. 鹤居:仙人居住的住所。
4. 中边:中间。
5. 庵:寺庙,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6. 岁晚:年末,晚年。
7. 结交松莫逆:与松树成为朋友,意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莫逆,无话不说的朋友。
8. 知味菜分甘:品尝蔬菜的美味,享受生活的乐趣。
9. 禅心:佛家的心境。
10. 空明:空旷明亮。
11. 香穗断:烧香时烟囱里的香火熄灭。
12. 净揩双目:擦干净眼睛。
13. 晴岚:晴朗天空下的山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开篇描述了周围的景象,有僧居、鹤居,而诗人在中间的位置,仿佛在暗示诗人在这三种不同生活状态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接着诗人提到他年老的岁月里,与朋友松树为伴,品尝美食,享受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然后诗人表达了他的心境,每日在闲暇中感受到的禅意,以及梦境中对世事的了解和熟悉。最后两句则描述了诗人在晴天里擦拭双眼,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晨兴散步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46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郑清之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灭亡,亲眼目睹了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景象。这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南宋末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政治日趋腐败。在这个时期,郑清之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曾担任参知政事等要职,积极参与国家政务。然而,面对国家的衰败,他深感无力回天,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此外,郑清之还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和讽喻时事诗最为著名。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