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二首

标题包含
春日杂兴二首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 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下的风铃响起优美的声音,一整天我都没有开门出去。摆放了许多鲜花在花瓶中,让自己享受春天的闲暇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檐铃奏曲响珊珊":檐铃,悬挂在屋檐下的风铃;曲,音乐;珊珊,形容声音悠扬的样子。此句意为:屋檐下的风铃声悠扬回荡。 2. "尽日重门不启关":尽日,整日;重门,多道门;启关,开门。此句意为:整日在庭院中,多道门都不曾打开。 3. "多插瓶花供宴坐":插瓶花,将花插入花瓶中;供,提供;宴坐,安闲地坐着。此句意为:花瓶中插满鲜花,供自己安闲地欣赏。 4. "为渠消受一春閒":为渠,为她;消受,享受;一春,整个春天;閒,即“闲”,闲暇时光。此句意为:整个春天,都让她去享受这份宁静的闲暇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珊珊”来形容檐铃的声响,使读者仿佛置身宁静的春日午后,感受到静谧的氛围。他描绘了重门深掩的场景,暗示出诗人在幽静的居所中独享清静的时光。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安宁,插花品诗,享受一份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这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杂兴二首》是南宋诗人高翥在晚年时期所作的一组五言诗。这组诗描绘了春天里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的心境。 在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争频繁。高翥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关注民生,热爱生活。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在这组诗中,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个特殊时期,高翥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他曾投身抗金斗争,后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最后被迫隐居于江湖。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南宋末年,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高翥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这组《春日杂兴二首》就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些诗篇,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诗人在艰苦岁月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