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十二天街雨压沙,秋千咿喔响人家。 东风会劝十分酒,寒食初开百玉花。 年少斩新金络马,柳荫无数画轮车。 春来谁道迟迟日,尤觉春来日易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二天的细雨洒落在街道上,家家户户的秋千随着悠扬的声音轻轻摇曳。春风拂面,带来丝丝暖意,仿佛在劝说着人们品尝美酒;清明节期间,百花的盛开犹如如玉的美酒让人陶醉。年轻的公子们骑着装饰豪华的马匹,络绎不绝地穿梭在柳树下,数不尽的画轮车在街头游荡。春天到来的时候,谁说时光过得太慢?其实春天的日子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十二天街:即唐朝长安城中的十二个主要街道。此处指繁华的城市景象。 2. 秋千: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3. 咿喔:形容秋千摆动的声音。 4. 东风:春风,这里代指春天的气息。 5. 会劝:劝诫。 6. 分酒:斟酒。 7.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8. 百玉花:白玉兰,又名望春花,是早春开放的植物之一。 9. 金络马:用金色马笼头装饰的马匹,表示豪华。 10. 柳荫:柳树下的树荫,指游春的好去处。 11. 画轮车:指装饰精美的车辆。 12. 迟迟日:春天白天变长的日子。 13. 日易斜:太阳容易落山,表示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极具美感。首先,诗人以“十二天街雨压沙”开篇,描绘了京城春雨的景象,“压沙”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滋润效果,为整首诗营造了湿润、清新、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秋千咿喔响人家”一句,通过描述人们荡秋千的声音,展示了春天的活力与情趣。在描绘春天景象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意义的事物,如“东风”和“百玉花”,分别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美丽,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美好。此外,诗中还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如“年少斩新金络马”和“柳荫无数画轮车”,表达了人们在春天里的欢愉和惬意。最后,诗人以“春来谁道迟迟日,尤觉春来日易斜”收尾,既表现出春天的短暂,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给人以深深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堪称描绘春天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是宋朝诗人蔡确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春”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代,也是诗人蔡确生活和创作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蔡确正值人生的高峰期,他曾任宰相一职,地位显赫。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北宋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蔡确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派的政见不合,最终在1074年被贬谪到广东化州任知州。这次贬谪对于蔡确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繁华的京都到了偏远的地方。 在这个特殊时期,蔡确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春风吹柳絮,昼锦耀朝阳”等诗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浮云蔽白日,草木亦知霜”等诗句,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险恶。 总的来说,《春》这首诗是蔡确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内心独白,它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北宋时期一首重要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