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揽秀

标题包含
揽秀
秉兴登兹亭,朱槛临曲洲。 俯仰一寓目,高风振衣裘。 新阳力尚微,冰雪浩未收。 出没林间翮,飞鸣各有求。 缅彼北山岑,翛翛云气游。 闻有两高士,茹芝卧岩幽。 长离在青冥,燕雀安得谋。 伊子世味薄,坐感岁且流。 愿言从之子,相与物外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携带兴致登上此亭,红色栏杆临靠弯曲的水洲。 上下一番游览观赏,高尚的风范让衣袍抖动。 新生阳光力量还弱,冰雪覆盖辽阔无边。 树林间自由飞翔的鸟,各自为了追求而叫嚷。 回顾那北方的山峰,云雾缥缈悠然游荡。 听闻山中住着两位高人,采摘灵芝仰卧在山岩的幽静处。 凤凰栖息在青天之上,燕子和麻雀怎能与之争锋。 世间滋味淡泊如水,静坐感叹岁月流淌。 期盼能与你相伴而行,共享世外超脱的游乐。
去完善
释义
1. "秉兴":按照字面意思,是拿着兴致或凭借兴致的意思,在这里可能暗示着教师抱着极高的教育热情。 2. "兹亭":这个亭子,具体地点不祥。 3. "朱槛":朱红色栏杆。 4. "曲洲":曲折的河流中的岛屿。 5. "俯仰":表示短时间内看到的事物变化。 6. "一寓目":看一眼。 7. "高风":此处的意思是凛冽的寒风。 8. "振衣裘":抖动衣襟和毛皮衣服。 9. "新阳":初升的太阳。 10. "力尚微":力量还很小。 11. "冰雪":冰天雪地的场景。 12. "浩未收":积雪尚未消融。 13. "出没":时隐时现。 14. "林间翮":指飞翔在树林之间的禽鸟。 15. "飞鸣":鸟类飞翔和鸣叫。 16. "各有求":各自有需求。 17. "缅彼北山岑":遥望北方的山峰。 18. "翛翛":鸟儿飞翔的声音。 19. "云气游":形容山间的云雾飘荡。 20. "两高士":两位高尚的人,这里可能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形象。 21. "茹芝":以灵芝为食,意味着过着隐居生活。 22. "卧岩幽":躺在山洞中享受宁静的生活。 23. "长离":离开尘世长久,这里的"长离"是指那两位高尚的人士已经离世。 24. "青冥":天空。 25. "燕雀":燕子、麻雀等普通的鸟类,这里用来与"长离"对比,表达了两种生活的境界差异。 26. "安得谋":怎么能够交流或比较。 27. "伊子":你们这些人的意思,诗人对世俗之人有所感慨。 28. "世味薄":世俗的味道淡薄,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 29. "坐感岁且流":静静地感受岁月的流逝。 30. "愿言从之子":愿意跟随那些脱离世俗的人们。 31. "相与物外游":共同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去完善
赏析
《揽秀》是蔡确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兴致勃勃的心情登上亭子,凭栏俯瞰曲折的河流。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感受到清新的风吹拂着衣物,使人心情愉悦。虽然春天刚刚到来,但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树林间的鸟雀或飞翔或鸣叫,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活。远处的北山之巅,云雾飘渺,似乎有两位高士在那儿采灵芝,过着隐居的生活。高空中的长离(仙鹤)与地上的燕雀相比,有着更高的境界。诗人感叹世俗之味的淡薄,岁月无声地流淌。他希望自己能跟随那两位高士,共同追求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美好的景象,流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揽秀》这首诗出自宋朝诗人蔡确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蔡确是朝廷的一名官员,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同僚的排挤和陷害,导致他在官场上的地位起伏不定。 在蔡确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文学创作,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蔡确作为当时的文坛名家,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揽秀》这首诗歌正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